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的内容与流程
被引量:
2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作为一种制度性的设计和安排,标志着党对舆情研究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而政府提高自身的网络舆情研判和应对能力,也是执政能力和执政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程亮
机构地区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互联网宣传信息中心
出处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2,共2页
Chinese Journalist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执政能力
利益表达
情感宣泄
治国理政
社情民意
互联网
新平台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9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129
1
张传芹,方磊,张文卿.
构建信息化时代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理论架构[J]
.科学学研究,2004,22(z1):50-55.
被引量:10
2
陈莹.
高校校报新型学生记者团激励管理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6):118-121.
被引量:6
3
虢美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发展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5):40-44.
被引量:26
4
周庆安.
试论新闻发布中事实与解释性信息的冲突和统一[J]
.新闻与写作,2014(1):39-42.
被引量:4
5
匡文波.
网络非理性情绪的产生、蔓延与应对策略——关于城管执法问题的网络舆情分析[J]
.学术前沿,2013(17):72-79.
被引量:10
6
朱秦.
危机事件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其重塑[J]
.行政论坛,2005,12(1):18-20.
被引量:14
7
苏云升,周如俊.
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9(4):73-76.
被引量:34
8
赵绪生.
构建和谐社会 发挥社会舆情的社会化整合作用[J]
.新东方,2006(2):7-7.
被引量:5
9
刘毅.
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
.理论界,2007(1):11-12.
被引量:317
10
丁柏铨.
略论舆情——兼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J]
.新闻记者,2007(6):8-11.
被引量:93
引证文献
25
1
董德兵.
我国各级政府有效掌控网络舆情及妥处机制研究[J]
.甘肃理论学刊,2011(3):104-109.
被引量:9
2
董媛媛,刘海贵.
网络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机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8):154-158.
被引量:11
3
魏巍.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机制研究[J]
.办公自动化(综合月刊),2012(11):8-9.
被引量:1
4
魏巍.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机制研究[J]
.科技信息,2012(34):35-35.
被引量:2
5
刘金荣.
基于动态演变路径的网络舆情研判体系构建[J]
.图书馆学研究,2013(5):32-35.
被引量:7
6
张小明.
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突发事件应急舆论引导[J]
.新视野,2013(4):55-58.
被引量:7
7
熊茵,黄斐.
网络舆情诱因信息及预测性研判探析[J]
.新闻前哨,2015(2):67-68.
被引量:2
8
李伟民.
依法治国视域下优化监狱形象的思考[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14(4):1-6.
被引量:1
9
姜旭晨.
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程序化研究——基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实践[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116-119.
10
瞿俊.
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机制探索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教通讯,2015(35):60-63.
二级引证文献
108
1
姚飞,吕国利.
关于高校教育网络舆情的分析[J]
.中外企业家,2020,0(9):204-204.
被引量:1
2
陈文耀,郭荣.
传播学“守门人”理论视阈下网络思政教育与高校舆情管理研究[J]
.新闻传播,2020(22):34-35.
被引量:3
3
孙磊,祝峰.
云南边疆地区汉语国际教育舆情影响因素探析——以德宏州为例[J]
.学园,2020(10):46-47.
4
安连超,王宏,张海龙.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信息质量对大学生恐慌情绪的影响: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2(21):26-28.
5
安连超,李强,王俊刚.
新冠肺炎疫情下共情和风险感知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2(10):74-76.
被引量:2
6
蒋才峰.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1):59-61.
被引量:2
7
李莉.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校教育舆情引导及危机治理[J]
.中国公共安全,2023(4):1-4.
8
张慧君,曹睿.
论新时期的环境新闻宣传工作[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3(2):11-12.
被引量:2
9
庾邦.
“云”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引导策略[J]
.广西教育,2013(23):4-5.
被引量:1
10
陈鑫峰,陈少平,张志忠,钟英雄.
网络文化管理机制探析[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4):66-70.
被引量:2
1
刘秋丽.
发挥网络反腐在建设清廉政府中的作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11):54-54.
2
舒绍福.
网络反腐的“是”与“非”[J]
.办公室业务,2009(11):39-40.
被引量:1
3
曹德玉.
对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若干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8):236-240.
被引量:10
4
刘秀隆.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路径[J]
.图书馆,2006(4):63-65.
被引量:18
5
陈叶萍.
基于世博机遇下长三角图书馆文化圈发展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09,0(6X):135-137.
被引量:1
6
刘紫薇,夏其乐.
互联网空间中的舆论和话语特征[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24):54-54.
7
范海浪.
短平快——领导干部“链接”舆情民意的要领[J]
.领导科学,2011(2):36-36.
8
陈雅纯,董延伟.
试析民间网络反腐的困境及对策[J]
.人大建设,2013(5):34-35.
9
王水兴.
网络: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利器[J]
.党政干部论坛,2009(4):38-39.
被引量:7
10
封杰.
关于促进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的思考[J]
.公民与法(检察版),2012(2):44-45.
中国记者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