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大众传播的深层影响力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就影响力而言,文化是比新闻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传播影响的深层力量,影响大众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当今传播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努力提高传播内容的文化品位,为受众建构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提供有用的文化教育资源。
作者
巴晓芳
机构地区
新闻前哨编辑部
出处
《新闻前哨》
2010年第2期44-46,共3页
Press Outpost
关键词
文化
大众传播
深层
影响力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李良荣,沈小根.
手机3G技术背景下的中国传媒业发展前瞻[J]
.新闻记者,2009(9):14-17.
被引量:12
2
(美)詹宁斯·布赖恩特(JenningsBryant),(美)苏姗·汤普森(SusanThompson)著,陆剑南等.传媒效果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胡正荣,陆地等.《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概况》,载于崔保国主编.《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第139页.
2
《中国广播人口覆盖率约95%》,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tech/txt/2008-12/17/content_16961203.html.
3
刘云,刘辉,李唯梁.《中国广播产业发展概况》,《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第11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
于鹏.《2008年中国广播主要市场概况及创新点浅析(一)》[J].收听研究,2009,(1).
5
《中国电话用户超10亿,手机用户达6.7亿》,中国站长网,http:/ /www.chinaz.com/News/tel/04241142009.html.
6
《中国3G市场前景看好三年万亿元投资和消费》,MSN中国网IT业界频道.http://msn.chinabyte.com/a/8891296.shtml.
7
《3G产业链:终端制造厂或先赚第一桶金》,天极网,http://net.yesky.com/247/8914747.shtml.
8
《美国报纸遭遇倒闭潮》,中国印刷港网,http://www.ysgang.com/zhuanti/Paper/index.html.
9
第24次中国互缺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10
胡正荣,李继东,黄炜.《融合、角逐与突破:2007年电视产业发展报告》,《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第14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共引文献
11
1
张征,马海燕.
网络媒介环境给记者作业方式带来的利弊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09,31(11):74-80.
被引量:1
2
付玉辉.
聚焦移动、融合、监管主题的新媒体研究——2009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综述[J]
.国际新闻界,2010,32(1):16-21.
被引量:6
3
李良荣,方师师.
“双转”:中国传媒业的一次制度性创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2):25-27.
被引量:24
4
王刚.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J]
.中国科技博览,2010(5):28-28.
5
张延龙,庄玲玲,郇庆亮,郭利运,于艳敏.
3G气象服务平台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4):43-44.
被引量:8
6
李弋.
“新闻式电视批评”的可行性[J]
.新闻世界,2011(3):62-63.
7
王雅卓.
手机媒体初探[J]
.新闻世界,2012(5):89-90.
8
陈茜.
微纪录片传播中的微现象研究[J]
.戏剧之家,2016(21):111-112.
被引量:3
9
林群.
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
.青年记者,2010(1Z):7-8.
被引量:100
10
李弋.
“新闻式电视批评”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J]
.视听,2010,0(12):6-8.
同被引文献
5
1
严昭柱.
追风逐潮并不都是坏事[J]
.人民论坛,2010(15):18-18.
被引量:1
2
蓝若宇.
超越大众传播:刍议新浪微博的传播模式与机制[J]
.新闻知识,2011(2):20-22.
被引量:13
3
姜涛.
大众传播视域下的电视新闻采访策划[J]
.北方经贸,2011(9):165-166.
被引量:2
4
丁肇文.
作为新闻的历史——新闻语境下的历史再现[J]
.新闻与写作,2011(12):105-107.
被引量:2
5
隋岩,丁学勇.
在大众传播的规约中彰显人际传播的魅力——从传播形态把握电视访谈节目[J]
.中国电视,2012(5):45-4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姚娜,赵青.
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探析[J]
.作家天地,2019,0(19):187-188.
2
王倩.
从给力现象看大众传播语境下的新闻语言[J]
.中国传媒科技,2012(11X):131-132.
1
唐永中,孙杰远.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知识分类与课程设计[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3):99-102.
被引量:10
2
吴岳军.
传统师生关系的透视及其现代转型[J]
.现代教育管理,2010(1):73-75.
被引量:18
3
陈楠涯.
小议社会化媒体:媒介融合的深层影响力量[J]
.新闻传播,2016(3X):103-104.
4
赵梅玲.
探讨知识创新与图书资料服务平台[J]
.山西水利科技,2006(4):89-90.
被引量:3
5
车金良.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发展的精神动力[J]
.社科纵横,2009,24(9):159-162.
被引量:2
6
张帅.
浅析报格转变与报纸发展的关系——以《明报》为例[J]
.大观周刊,2012(48):119-119.
7
陈笑.
期刊的“非典”化生存[J]
.商周刊,2003,0(23):34-35.
8
周奎英.
管理成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决定性条件[J]
.福建教育(中学版)(B版),2012(7):46-47.
9
彭丽喃.
网络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2):136-136.
被引量:1
10
常江.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精英话语与电视文化[J]
.新闻春秋,2016,0(1):55-65.
被引量:5
新闻前哨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