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五年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肌张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陈晓锋
机构地区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
出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期97-99,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关键词
针灸治疗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肌张力
痉挛期
半身不遂
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陈晓锋(1972-),男。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邮编:530001)。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5
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721
同被引文献
8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45
1
唐友斌,汪泓,吴以诚,秦黎虹.
养阴通督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临床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5):447-448.
被引量:11
2
赵真豪,吴节.
“醒脑解痉”针法治疗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增高58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
.四川中医,2007,25(10):113-114.
被引量:8
3
李雪岩,孙忠人.
分期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9):10-11.
被引量:3
4
刘靖,连平,张淑杰.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60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8,16(2):24-24.
被引量:1
5
曾海辉,伍少玲,黄利荣,马超,金冬梅.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临床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1):846-847.
被引量:19
6
张平,杨传东.
针刺疗法对卒中偏瘫的康复作用观察(附70例报告)[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7):75-75.
被引量:3
7
高宇飞,万裕萍.
针灸配合易化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08,30(3):55-56.
被引量:1
8
常青.
针灸配合康复运动治疗脑卒中[J]
.现代中医药,2005,25(6):41-42.
被引量:5
9
余志辉,胡建芳.
针药并用调和阴阳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08,27(8):18-20.
被引量:26
10
莫绘,罗敏婵.
中医治疗半身不遂9例的临床体会[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22):75-7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75
1
蒋松鹤,张丹迎,张瑞峰,陈海丽,楼新法,朱思玲,李劲民.
多规律配穴法及其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7):49-51.
被引量:11
2
王为民.
脑卒中偏瘫4个月内对患者肢体痉挛的治疗:应用神经促通术配合低频脉冲电流的效果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24-5225.
被引量:11
3
宋秀媛,高焕民.
脑卒中的早期巨刺法针灸治疗[J]
.齐鲁医学杂志,2004,19(6):560-561.
被引量:8
4
毕臻.
巨刺配合患肢推拿治疗中风偏瘫60例[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5):410-410.
被引量:5
5
敖祥生,汪占春.
实验性脑损伤大白鼠脑组织中递质性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研究[J]
.中国新医药,2003,2(10):6-7.
被引量:4
6
张春虎,胡随瑜,陈昌华.
白松片对应激大鼠模型海马Glu、Asp、GABA含量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383-386.
被引量:11
7
岳增辉,袁建菱,姜京明.
针刺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2):9-11.
被引量:9
8
高聪,蒲蜀湘,朱德仪.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1):27-29.
被引量:152
9
吴节,奎瑜,蔡雪梅.
醒脑解痉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机理探讨[J]
.四川中医,2005,23(3):12-13.
被引量:18
10
王国祥,刘殿玉.
针刺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2):222-224.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721
1
陈冬梅,周燕,顾旭华.
激励式心理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病耻感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3(23):174-176.
2
王培峻.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22,40(3):127-128.
被引量:2
3
马纹蕊,武娟,洒玉萍,曹宁丽,李永平.
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MCAO大鼠血清、脑组织中NGF和Nogo-A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0):221-223.
被引量:5
4
宋小慧,纵亚,崔立军,谢青.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下肢痉挛和步行的影响[J]
.解剖学研究,2020(3):253-257.
被引量:6
5
杨伟,白毛女,马志伟.
血塞通穴位注射天宗穴配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44):153-154.
被引量:1
6
刘亚兰.
系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临床恢复效果的影响研究[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9):146-148.
7
袁昌杰.
针刺治疗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2017,30(17):29-31.
被引量:1
8
龚君君.
温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90例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26):243-243.
被引量:5
9
马瑞萍.
超早期规范化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8):36-36.
被引量:1
10
胡秋香,王玉中.
透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1
1
杨进廉,宋军,杨金蓉.
不同针刺部位对痉挛大鼠模型脑及脊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08,24(2):37-39.
被引量:34
2
李良,岳增辉,叶禹.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针灸治疗机制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6):65-68.
被引量:23
3
Ya-Chao Qi,Xiang-Jian Xiao,Rui-Sheng Duan,Yue-Hong Yue,Xiao-Ling Zhang,Jun-Tao Li,Ya-Zhou Li.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expression of spastic cerebral palsy rats[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14,7(6):492-495.
被引量:19
4
徐亚莉,金建军.
针刺疗法对偏瘫上肢肌痉挛正中神经F波波幅及疗效的影响[J]
.中国病毒病杂志,2010,12(1):44-46.
被引量:3
5
岳增辉,袁建菱,姜京明.
经筋论治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Glu、GABA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4,24(8):565-567.
被引量:66
6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91
7
谭涛,王世成,张贵娟.
经筋刺法及理筋手法对颈椎病手术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肌电F波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6,26(10):725-728.
被引量:12
8
何勇,金荣疆.
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治疗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0):863-866.
被引量:22
9
Thorn T, Haase N,Rosamond Wet ak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6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e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es Commit- 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eommittee [J].Circulation.2006,113 (6): e85-e151.
10
陈云海.1-氨基丁酸(GABA)代谢酶抑制剂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引证文献
6
1
秦思,金荣疆,文超,袁可竹,代宇.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调控氨基丁酸转氨酶的研究进展[J]
.社区医学杂志,2015,13(7):12-14.
被引量:9
2
施唯,徐冰,毕磊磊.
抗痉挛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超声肌肉结构参数的对比[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1):28-30.
被引量:2
3
陈景杰,陈俊琦,刘刚.
针刺核心肌群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7):1686-1688.
被引量:15
4
王瑞杰,吕晨芳,周志峰.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恢复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8):107-108.
被引量:1
5
杨章辉,郑璐.
针刺“四间穴”对脑梗死后手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2):2193-2195.
被引量:4
6
王俊翔,马良宵,杨洋,宋越.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机制研究探讨[J]
.环球中医药,2019,12(3):470-475.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陈思.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学,2016,22(4):103-104.
被引量:1
2
陈思.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致残患者社会回归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6,22(5):121-122.
3
郭斌,岳增辉,谢志强,谢丽娜,王彭汉,陈乐乐,朱小珊.
电针对脑卒中痉挛状态大鼠大脑皮质中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二者受体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325-327.
被引量:28
4
文怡川,李娜,袁道玉,陈小虎.
针刺配合体表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8,34(7):32-35.
被引量:13
5
李皓月,李超然,游小晴,蒋希成,刘德柱,曲苗.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8,34(8):79-81.
被引量:14
6
杨章辉,郑璐.
针刺“四间穴”对脑梗死后手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2):2193-2195.
被引量:4
7
张丽梅.
核心肌群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5):101-103.
被引量:10
8
史优波,张微微,李宁宁,曹建平,何松彬.
太极“云手”运动结合Orem自理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患者ADL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150-154.
被引量:3
9
闫雪,张为民,孙舒,郑鹏,王之虹.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7):1372-1375.
被引量:17
10
张海娟.
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0,35(3):392-394.
被引量:1
1
韩云,刘慧,林嬿钊.
呼吸衰竭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
.中医研究,2005,18(2):51-53.
被引量:5
2
刘丹,张欣,张扬,韩威.
关于治疗中风后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J]
.特别健康(下),2014(1):345-346.
3
霍磊.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38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6-87.
被引量:7
4
沈峰,孙国杰.
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7(1):62-65.
被引量:6
5
谷敏.
穴位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观察[J]
.上海护理,2011,11(4):39-40.
被引量:26
6
杨艳,刘传凤,唐艳华,贺玮苇,周建伟.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14,32(1):178-179.
被引量:15
7
李秀梅.
针刺百会上星为主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5):285-286.
被引量:12
8
张根明,高震雷.
浅述中风病护理要点[J]
.光明中医,2011,26(6):1242-1243.
被引量:1
9
章正祥,黄晓明,曹克刚,范吉平.
偏头痛的治疗策略及中成药的调节作用[J]
.江西中医药,2010,41(6):18-19.
被引量:7
10
马俊丽,熊瑞锦,岳媛萍,张学兵.
对中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做法与体会[J]
.山东医药,2008,48(35):58-58.
被引量:2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