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体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尽管体育教学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还是存在着令人反思的现象。在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合理性"的概念,能更理智的反思体育教学实践,从而对科学合理的对体育教学实践进行改革。
作者
孙太华
机构地区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出处
《科技资讯》
2009年第36期187-187,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实践
合理性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1
何兴权.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0(6):86-89.
被引量:8
2
王维军.
试论体育教学模式及其应用[J]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1):29-30.
被引量:13
3
朱国权.
合理运用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3):113-116.
被引量:6
4
陈晓莺.
体育教学实践合理性初探[J]
.体育与科学,2001,22(4):71-72.
被引量:5
5
熊川武.
论教育实践合理性[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5(4):47-53.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方建新,俞小珍.
当代中国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1996(5):10-11.
被引量:7
2
李杰凯.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一般理论的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14(2):1-8.
被引量:25
3
陈华兴.
应当:真理性和目的性的统一[J]
.哲学研究,1993(8):26-31.
被引量:9
4
刘福森.
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主体性、合目的性和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观念变革[J]
.哲学研究,1988(10):33-39.
被引量:12
5
陈振明.
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J]
.求是学刊,1996,23(4):4-9.
被引量:62
6
赵立.
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532-534.
被引量:61
7
符传嘉.
21世纪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初探[J]
.体育学刊,2000,7(4):41-42.
被引量:11
8
毛振明.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4):41-48.
被引量:203
9
侯恩毅,陈章云.
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应成为体育教学研究的一个方向[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4):51-56.
被引量:39
10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60
1
王少非.
反思“减负”[J]
.台州师专学报,2001,23(5):73-77.
被引量:1
2
陈向阳.
浅谈反思性教学的环节、变量与功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5(1):42-46.
被引量:31
3
凌绍崇.
略论战略管理与操作管理的异同[J]
.百色学院学报,2000,14(1):83-84.
被引量:2
4
陈曦.
反思性教学——新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之路[J]
.成功,2013(1):191-192.
被引量:1
5
何兴权.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0(6):86-89.
被引量:8
6
陈晓莺.
体育教学实践合理性初探[J]
.体育与科学,2001,22(4):71-72.
被引量:5
7
李雪虹.
反思性教学: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5):46-47.
被引量:4
8
肖锋,黎冬梅.
论高校终身体育的教学模式[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2):50-51.
被引量:16
9
杨章清,周险峰.
理解性数学教学实验及其成效[J]
.教育科学研究,2005(10):30-32.
10
候晋龙.
体育教学模式:理念与设计[J]
.四川体育科学,2005,24(4):102-10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5
1
刘美奋.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重视教学能力培养——“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教学的改革[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15(1):68-70.
被引量:4
2
卓杰先,李志杰,兰政,蒙军.
高专体育教育专业技术类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J]
.体育科技,2008,29(2):83-88.
被引量:3
3
王鲁克,严德一.
21世纪师专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体育学刊,2002,9(6):93-95.
被引量:16
4
王振兴.
关于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3):78-80.
被引量:29
5
柴娇,崔浩澜.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新取向[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98-99.
被引量:8
6
刘根发.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5):92-94.
被引量:9
7
李国泰,娄方平.
构建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94-96.
被引量:1
8
楼丽琴.
体育教学法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探索[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112-116.
被引量:6
9
安斗,周跃,刘宏.
体育专业学生掌握体育说课技能的方法与实践[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2):68-72.
被引量:10
10
张明伟,吕东旭.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J]
.体育学刊,2009,16(4):48-52.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2
1
姜秀英.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1):120-123.
被引量:10
2
田广.
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陇南师专体育教育专业为例[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1):82-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田广.
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陇南师专体育教育专业为例[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1):82-86.
被引量:1
2
刘玉.
我国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2):93-96.
3
刘玉.
我国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现状调查分析[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35(3):41-43.
被引量:1
4
何晓燕.
高师院校篮球专修课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新思考[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4):104-107.
被引量:5
5
王雪莲.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执教能力分析[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5):97-102.
6
田广.
基于“实践取向”的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1):125-128.
被引量:2
7
陈威,张菊.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研究[J]
.长江丛刊,2016,0(36):209-209.
8
董宏伟.
大数据时代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4):223-223.
被引量:3
9
尹利华,王云涛.
基于结果性课程目标的体育教育专业实习评价体系的设计——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J]
.湖北体育科技,2019,38(7):655-658.
被引量:4
10
吴筱珍.
体育院系教师教学能力核心要素及评价体系研究[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37(5):78-85.
被引量:2
1
苏卫星.
中学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26-26.
被引量:2
2
王刚.
归因理论在普通高校田径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J]
.科教导刊,2012(17):204-205.
3
许浩.
关于体育课程研究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6(36):125-126.
被引量:2
4
徐金双.
论主体性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J]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4):145-146.
被引量:1
5
郭建龙,苏明理,许崇高.
21世纪我国田径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方向[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108-111.
被引量:28
6
张永虎,侯沛伟,钟明宝,李富菊,孙泊.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4):79-83.
被引量:6
7
张波.
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
.青少年体育,2015(5):85-86.
被引量:1
8
王轶群.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1):161-161.
被引量:1
9
孙京主.
田径专修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论述三位一体教学体系[J]
.体育博览,2011,0(13):64-64.
10
化洪斌.
高校健美操教学理论新体系的构建策略[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6(6):212-214.
被引量:1
科技资讯
2009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