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大麦科学》
1998年第3期18-19,共2页
Barley Science
-
1赵向前.大麦花94—30产量表现与特性[J].嘉兴农业,1998(4):30-31.
-
2鲁桂枝,谢金木.大麦“花94-30”的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J].上海农业科技,1999(1):20-20.
-
3徐锡虎,金炳华,张晖.大麦“花94-30”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1(5):47-48.
-
4杨军章,李岩,顾西勇,时素娥,李本富,熊凤平.双低油菜保优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4(10):18-18.
-
5王来花.淮北地区晚播麦的产量形成特点及高产栽培途径[J].江苏农业科学,1994,22(5):8-10. 被引量:2
-
6韩如岩,韩向阳,徐才智,茹海江,任永信,郭素萍.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4,22(2):20-23.
-
7牛峰,季学会,张丽,崔友付,高立祥.阜阳市脱毒甘薯高产栽培途径[J].安徽农学通报,1998,4(2):56-57. 被引量:2
-
8孙长锋,周大川.双膜育秧机插稻的生育特性与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90-91.
-
9徐富贤,洪松.杂交中稻各叶面积与叶效率的关系及其高产栽培途径[J].西南农业学报,1995,8(A01):110-116. 被引量:2
-
10刘水东,何林池,徐纪嘉,郝德荣.苏棉18号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4):445-44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