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医学伦理教育模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首先阐述了主体间性的哲学内涵,其次说明了主体间性理论在医学伦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阐明了如何有效地将主体间性的教育原则贯穿到医学伦理的教学之中,以切实提高医学伦理的教育实效。
作者 郭德君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9年第3期60-62,共3页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郭德君(1977-),男,甘肃灵台人,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哲学、伦理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6

  • 1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3-28. 被引量:96
  • 2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6-90. 被引量:85
  • 3小威廉姆E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1.
  • 4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53.
  • 5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 6霍埃.批评的循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 7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 8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8.
  • 9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9..

共引文献2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