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医学伦理教育模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首先阐述了主体间性的哲学内涵,其次说明了主体间性理论在医学伦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阐明了如何有效地将主体间性的教育原则贯穿到医学伦理的教学之中,以切实提高医学伦理的教育实效。
作者
郭德君
机构地区
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9年第3期60-62,共3页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医学伦理
教育模式
探索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作者简介
郭德君(1977-),男,甘肃灵台人,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哲学、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夏镇平译.赞美理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149—150.
2
冯建军.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1):115-121.
被引量:221
3
李杰.
主体间性视阈中的道德教育范式[J]
.教育探索,2006(10):93-9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肖川.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3-28.
被引量:96
2
冯建军.
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6-90.
被引量:85
3
小威廉姆E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1.
4
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53.
5
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6
霍埃.批评的循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
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8
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8.
9
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1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9..
共引文献
223
1
汪小亚.
主体间性理论下“微超”视频口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J]
.学园,2019,0(13):35-37.
2
陈存志,刘苹.
论新型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构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284-285.
被引量:4
3
万进.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高校图书馆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
.科技信息,2008(24).
被引量:1
4
严红艳.
以主体间性视角构建和谐的职业教育师生关系[J]
.农业网络信息,2012(12):141-143.
被引量:1
5
徐凤萍.
小班化班级文化的建构与学生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2(11):73-74.
6
朱春发.
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的研究型教学[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5):119-122.
被引量:11
7
李建生.
基于主体间性看远程教学交互[J]
.中国远程教育,2006(10S):23-26.
被引量:2
8
康丽颖.
论反思的教育实践者[J]
.中国教育学刊,2006(11):1-4.
被引量:7
9
康丽颖,刘秀江,李莉.
反思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2):78-82.
被引量:11
10
徐祖胜.
主体教育的反思与重构[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5):11-13.
1
贾先果.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医患关系[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6):427-429.
被引量:3
2
秦满军.
院校医学论理教育的三个结合[J]
.医学教育,1995(2):6-8.
3
李孝林.
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调查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2009,6(3):63-64.
被引量:1
4
王超,朱红英.
医学伦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分析[J]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2008(1):23-27.
被引量:2
5
赵菁,刘章锁,杨鹏跃,李中琳,陈清江,苟建军,胡大一,郭继鸿.
新医学模式下医学伦理教育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4):5-6.
被引量:16
6
陈争春.
谈医学伦理案例教学中的设疑激趣[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40-41.
7
王立榕.
加强医学生“敬畏生命”的医学伦理教育探析[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34(3):216-218.
被引量:6
8
童金莲.
“比较反复”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2013(32):77-77.
9
叶丽娜.
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4):1-2.
10
孙永波.
对当代白求恩精神的再认识[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5):17-18.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