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双辽市玉米覆膜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数据论述了玉米覆膜栽培的技术特点、增产机理,在旱区成为节水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及亟待解决的几项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为玉米夺高产创出一条新路。
作者
王龙彬
谢联
韩丽
崔丽辉
徐哲
苏凤琴
机构地区
吉林省双辽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双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双辽市花生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抗旱高产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王龙彬(1970年-),男,农艺师,从事农民教育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赵作民.
寒地玉米“大双覆”高产机理及综合栽培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1997,5(3):37-39.
被引量:12
2
何绍桓.论玉米覆膜栽培.四平农业科技,1987,(2):12-16.
3
张石城,等.编著.玉米地膜栽培技术.1988,15-26.
4
阎晓艳 张大光.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土壤温度水分及速效养分变化的影响.四平农业科技,1993,(4):4-10.
共引文献
11
1
邢宝龙,李育才,刘根科,李洪,宋斌.
海南岛玉米南繁关键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B07):26-27.
被引量:17
2
陈传永,赵明,董志强,张宾,朱平.
多雨年寒地覆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7,15(1):88-91.
被引量:10
3
任军,刘慧涛,高玉山.
半干旱区玉米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7,27(3):8-9.
被引量:3
4
赵作民.
低湿地玉米超大垄台田机械化耕作栽培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1998,6(4):48-51.
被引量:3
5
孙艳,张猛,李鑫,苏凤芹,刘海茹,张绍文.
旱区玉米覆膜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53-54.
6
魏国才.
矮秆玉米的选育与利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9(3):63-64.
被引量:6
7
任海祥.
玉米“大双覆”制种效果综合评价[J]
.中国林副特产,1999(2):54-55.
8
魏国才,常大军,刘淑玲.
矮秆玉米及其应用前景[J]
.现代化农业,1999(8):24-25.
被引量:6
9
刘玉涛,王宇先,郑丽华,贯春雨,刘丽,连永利,钟淑娟,曹桂玲.
寒地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初探[J]
.作物杂志,2011(5):100-102.
被引量:7
10
刘玉涛,梁金国,杨慧莹,王宇先,连永利,张树权.
玉米平作膜上精播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3):19-2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
1
李桂梅,李景山,张亚杰,梁文辉.
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4):55-55.
被引量:8
2
段炼,王桂云,张琼,王桂霞.
浅谈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J]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7):24-24.
被引量:6
3
秦艳琴.
提高夏玉米产量的技术措施[J]
.中国种业,2010(8):84-85.
被引量:2
4
潘春英.
周口市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2):17-1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杜冬梅,庞海艳.
双辽市玉米产量提高的技术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8):56-56.
1
邱才飞,彭春瑞.
花生抗旱高产优化施肥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3):32-36.
被引量:1
2
孙树礼.
抗旱高产玉米新品种──烟单17号[J]
.玉米科学,1995,3(2):27-28.
被引量:2
3
牛书芳,唐岭峰,屠长征,宋阳.
大豆抗旱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1997,13(2):51-51.
4
刘宝坤.
大春马铃薯抗旱高产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3(A12):42-42.
5
林文明.
双辽市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12):156-156.
被引量:1
6
洪静,门智慧.
双辽市玉米生产存在问题及合理化建议[J]
.农村科学实验,2003(4):6-6.
7
赵世涛.
抗病抗旱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临抗1号[J]
.甘肃农村科技,2002(6):45-45.
8
龚云生,王关文.
低丘红壤甘薯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1,11(5):47-50.
9
小麦新品系“941267”[J]
.技术与市场,2000,0(12):11-11.
10
董艳华.
豫审新品种鹤麦801抗旱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2016,0(1):35-36.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