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技与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5,共4页
Science-Technology & Publication
基金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和湖北省期刊协会资助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9
-
1王昕,方立国,骆瑾.湖北省期刊网站建设的现状与特点[J].出版科学,2009,17(4):79-81. 被引量:9
-
2程维红,任胜利.中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现状[J].编辑学报,2007,19(3):196-198. 被引量:76
-
3周月娟,田杰.DOI对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影响[J].科技与出版,2008(11):55-57. 被引量:11
-
4苏磊,钱飒飒,张昕.展现数字力量 创新期刊发展[J].科技与出版,2008(11):7-10. 被引量:1
-
5胡春霞.Elsevier Science期刊网络审稿系统的使用与启示[J].科技与出版,2007(5):54-55. 被引量:16
-
6曾建勋,赵捷,王星,等.中国期刊网络出版联盟的构筑//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西安,2006:1-3.
-
7王昕.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科技与出版,2001(2):28-30. 被引量:13
-
8张志林,彭文波.未雨绸缪:国际出版集团的新媒体发展策略[J].编辑之友,2007(4):50-52. 被引量:4
-
9李兵.推动期刊网络化发展研究//第六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南宁,2008:56-59.
二级参考文献31
-
1任胜利.开放存取(Open Access):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2):151-154. 被引量:112
-
2刘金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课题组.开放式访问期刊的创建及其对传统期刊的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3):279-284. 被引量:52
-
3孔繁军,游苏宁.关于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问卷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648-649. 被引量:32
-
4姜联合,马克平,崔金钟.创办OA期刊,实现《植物生态学报》的跨越发展——纪念《植物生态学报》创刊50周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1):90-94. 被引量:13
-
5李麟,初景利.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及发展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341-347. 被引量:35
-
6王应宽,王锦贵.基于赢利模式的开放存取期刊出版:BioMed Central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354-359. 被引量:34
-
7夏翠军.开放存取出版的产生探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4):546-548. 被引量:6
-
8秦珂.开放存取期刊版权保护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4):601-604. 被引量:8
-
9钱欣平.开放存取及其为中国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4):664-665. 被引量:17
-
10李若溪,黄颖,欧红叶,游中胜,Fytton Rowland.国际学术出版开放式访问(OA):Ⅰ.实践与前沿问题研究进展[J].编辑学报,2006,18(3):237-240.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121
-
1丁岩,吴惠勤,龙秀芬,盛文彦,周启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初探[J].编辑学报,2011,23(S1):3-6. 被引量:21
-
2陈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思路[J].编辑学报,2011,23(S1):7-8. 被引量:10
-
3孔琪颖,蔡斐,张利平,徐晓.学术期刊品牌网络营销---以《航空学报》中、英文版为例[J].编辑学报,2011,23(S1):125-127.
-
4常湘珍,庞水发,汪华侨,张方晨,朱佩玲,吴秋玲,邹凤琼.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与OA医学科技期刊[J].韶关学院学报,2010,31(6):138-142.
-
5温娟,常青,李晶.从国内外网络期刊的发展看新疆医学期刊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1):123-126.
-
6朱光宇.网站构建的五个基本要素[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4):33-33.
-
7任胜利.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其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357-360. 被引量:35
-
8宛玲.科技出版的现状、机遇与挑战[J].科技与出版,2007(8):27-29. 被引量:4
-
9马智峰.基于UML数字科技期刊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7(8):71-74. 被引量:5
-
10余望.OA期刊与传统学术期刊的比较及我国发展OA期刊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编辑,2007(6):52-55.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110
-
1丁岩,吴惠勤,龙秀芬,盛文彦,周启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初探[J].编辑学报,2011,23(S1):3-6. 被引量:21
-
2王华菊,金丹,陈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现状及问题探讨[J].编辑学报,2011,23(S1):9-11. 被引量:17
-
3古东.科技期刊实现即时网络出版势在必行[J].编辑之友,2005(1):65-67. 被引量:12
-
4俞志华.论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实务工作的拓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192-194. 被引量:9
-
5程维红,任胜利.中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现状[J].编辑学报,2007,19(3):196-198. 被引量:76
-
6张志林,彭文波.未雨绸缪:国际出版集团的新媒体发展策略[J].编辑之友,2007(4):50-52. 被引量:4
-
7陈雪华等.台湾学术机构典藏推展之探讨.大学图书馆,2010,14(1):7.
-
8吴利平.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编辑学报,2007,19(5):377-378. 被引量:34
-
9Rethinking Scholarly Communication:Building the System that Scholars Deserve.[2012-08-07].http://www.dlib.org,/dlib/september04/vandesompel/09 vandesompel.html.
-
10[2013-01-08].http://concert.stpi.narl.org.tw/Images/upload/2012/1 1/D2-2_Mei-LingWang(2).pdf.
引证文献10
-
1丁岩,吴惠勤,龙秀芬,盛文彦,周启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初探[J].编辑学报,2011,23(S1):3-6. 被引量:21
-
2张玲.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模式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以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3(8):58-61. 被引量:1
-
3张煜麟.学术资讯商品化潮流中台湾学术传播的困境与应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188-192. 被引量:3
-
4蒋学东.数字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转型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3(6):30-31. 被引量:6
-
5刘秀娟,李晓燕,徐雯,虞子冶.我国海洋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2):185-190. 被引量:15
-
6付丽萍.网络环境下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途径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5(6):19-21.
-
7沈秀,赵青,李娟.学术期刊数字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2005—2014年CSSCI来源期刊的计量分析[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10):112-117. 被引量:1
-
8董松玲.科技期刊数字化的战略转型和实现路径[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6,36(1):122-124. 被引量:3
-
9汤仙月.阅读方式的改变与法学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基于36种法学期刊的量化分析[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6,31(5):126-138. 被引量:8
-
10张佳.数字出版模式下档案文献编撰转型研究[J].山西档案,2017,0(1):88-9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8
-
1沈锡宾,顾佳,包靖玲,韩静,霍永丰,李君,袁庆,李敬文.中国科技期刊文档格式标准化任重道远[J].编辑学报,2013,25(1):27-30. 被引量:15
-
2李彩,王晴,杜冰,王姝,骆筱秋.《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的数字化出版实践[J].编辑学报,2013,25(1):73-75. 被引量:12
-
3黄爱萍,林海清,张梅.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模式构建——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属农业科技期刊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11):144-148. 被引量:4
-
4梁洁.数字化环境下学术期刊采编系统的功能配置与建议[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107-112. 被引量:11
-
5何丽娜.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心理困境及对策研究[J].出版广角,2014(8):62-63. 被引量:5
-
6沈建新.媒体融合下高校学报数字化转型的解析及路径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8(12):148-151. 被引量:8
-
7张煜麟.“开放式新闻”商业模式的兴起与运作特点--以英国《卫报》新闻集团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7):44-47. 被引量:6
-
8蒋学东.试论大数据背景下微学术期刊平台搭建[J].传播与版权,2014(9):31-32. 被引量:2
-
9刘征,董里,毛星,李艳娜,邢玉军.我国安全类期刊数字化进展调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12):1462-1464. 被引量:7
-
10邹钰,王晓锋.浅析手机出版给期刊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5):149-151.
-
1网络出版[J].印刷技术,2002(3):127-127.
-
2蔡鸿程.教育出版要走数字化创新之路[J].编辑之友,2010(4):14-15. 被引量:8
-
3单晓巍,陆小新,画恒.图书内容数字化的实践与思考——以“沪版图书内容数字化”项目(二期)建设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2(5):62-64. 被引量:3
-
4王昕,方立国,骆瑾.湖北省期刊网站建设的现状与特点[J].出版科学,2009,17(4):79-81. 被引量:9
-
5赵晨.试论数字出版环境下文字编辑的责任[J].新闻传播,2015(7):27-27.
-
6崔晓旭.浅析电子书的现状及未来[J].管理观察,2011(3):200-200.
-
7宋亮亮.云出版平台:传统出版的变革[J].戏剧之家,2015(22):281-281. 被引量:1
-
8徐庆蓉.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几点思考[J].四川档案,2005(2):50-51.
-
9独立书店面临“无畏的新世界”[J].出版参考,2006(12S):38-38.
-
10宗静.数字出版环境下文字编辑的责任[J].科技传播,2014,6(5):26-26. 被引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