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与数学模型
被引量: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了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色聚类的思想,提出了评价区域主导产业优度的数学模型-定权聚类评估模型。
作者
刘思峰
李炳军
杨岭
朱永达
机构地区
河南农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8-13,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主导产业
评价指标
数学模型
实证研究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24.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5
引证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698
参考文献
6
1
刘思峰,区域经济评估.预警与调控,1994年
2
郑林,产业经济学,1993年
3
陈栋生,区域经济学,1993年
4
刘思峰,Generalized Degree of Grey Incidence Information and System,1992年
5
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1991年
6
朱明春,产业机构.机制.政策,1990年
同被引文献
415
1
田金信,万立军,杨旭东.
应用BP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的资源城市主导产业评价[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590-593.
被引量:5
2
李岩,金浩,李延军,赵冬云.
产业关联效应的计量分析及主导产业的选择[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33(3):87-91.
被引量:8
3
祖强,肖平.
二十一世纪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J]
.唯实,2001(7):19-22.
被引量:3
4
刘宗发,龚益鸣.
论特色经济[J]
.江汉论坛,1999(1):10-13.
被引量:14
5
孟庆红.
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再认识[J]
.理论与改革,1997(12):24-26.
被引量:10
6
王英凯.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的科研项目评价模型[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S2):148-149.
被引量:70
7
杨小凯,张永生.
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
.经济学(季刊),2001(1):19-44.
被引量:186
8
卢明华,李国平.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63-69.
被引量:109
9
房艳刚,刘继生.
东北地区资源性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J]
.人文地理,2004,19(4):77-81.
被引量:10
10
高峰,张健,王学定,孙成权.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以白银市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3):88-91.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48
1
郑长娟,邹立堂,陈茹,王维,盛秋生.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方法应用[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1):90-94.
被引量:5
2
马云东,王大国.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及其在阜新地区的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24-26.
被引量:2
3
张守忠.
青岛市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制造业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17-18.
被引量:1
4
王建鸣,蒋元涛,王宗军.
中小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1):34-36.
被引量:6
5
成艾华.
中小城市产业评价和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
.甘肃农业,2005(1):66-66.
被引量:2
6
周震虹,王坚强,高阳,刘潇.
区域产业评价与分类方法及应用[J]
.系统工程,2005,23(4):110-113.
被引量:6
7
张守忠,白淑君.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选取青岛市的特色产业[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4):286-288.
被引量:1
8
王坚强,高阳,吴小月,周振虹.
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区域产品模糊区间聚类方法[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3):80-85.
被引量:2
9
胡笑寒.
上海郊区支撑产业关联度分析——某城镇的实证研究[J]
.商业研究,2006(17):135-138.
10
刘潇.
可拓优度评价法在区域产业评价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0):104-10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698
1
胡海洋.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迈向中高端的路径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1(17):4-6.
2
范丽娜,欧中洪,陈忠杰,宋美娜.
基于组合赋权与模糊灰色聚类的科技服务质量评估模型[J]
.中国基础科学,2020(6):26-33.
被引量:5
3
蔡渝,赵晓刚,周毅.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油库静电安全评估[J]
.当代化工,2020(4):738-742.
4
许鹤,顾莉丽,刘文明.
江苏省生猪养殖规模效益分析[J]
.东北农业科学,2020,45(1):104-108.
被引量:7
5
余瑜.
基于因子分析的重庆市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
.广东经济,2017,0(10X):198-199.
6
王宁,汤鹏志,盛梅波.
江西省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实力灰色评价[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6):25-27.
被引量:3
7
胡坤,刘思峰.
时间序列灰色定权聚类模型[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37-39.
8
朱露明,卢正惠.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定量研究——以金华市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2008(6):122-125.
被引量:1
9
马云东,王大国.
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方法及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7-19.
被引量:8
10
李雪梅,张小雷,杜宏茹,曹建标.
干旱区城镇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评价体系分析与实证——以新疆鄯善县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11,34(4):693-699.
被引量:9
1
颜秀春,蔡经汉,翁东东.
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福建省为例[J]
.莆田学院学报,2013,20(1):43-47.
被引量:2
2
吴兴华,周崎.
区域主导产业的定位方法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2008,0(4X):26-27.
被引量:2
3
王书贤,姜志栋,高宝升,王玉琢.
培育区域主导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
.辽宁经济,2006(1):40-41.
被引量:6
4
李新,王敏晰.
高新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的内涵[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5):86-89.
被引量:3
5
王萍.
关于“泛珠三角”区域产业技术协作与联盟的思考[J]
.科技广场,2005(7):4-6.
6
王莉.
关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之探讨[J]
.煤炭技术,2004,23(8):110-111.
被引量:10
7
张大松,赵英才.
区域主导产业及其评价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32(2):94-98.
被引量:32
8
尹金来.
集聚人才促沿海城市开发[J]
.人才开发,2009(8):44-45.
9
王水成.
高起点发展乡镇企业大跨度推动脱贫致富[J]
.前进,1996(11):45-46.
10
袁宇涛,李金林.
B-P人工神经网络在区域主导产业辨识中的应用[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B10):16-18.
被引量:2
中国管理科学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