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摘要
高性能混凝土被誉为"21世纪混凝土",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内外对HPC的研究进展,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简单宏观而全面的介绍。
出处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4期300-301,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参考文献3
-
1杜婷,郭太平,林怀立,刘中心,周志强.混凝土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应用[J].混凝土,2006(5):7-9. 被引量:42
-
2许雯瑜,曾志兴.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几点探讨[J].山西建筑,2006,32(7):159-160. 被引量:2
-
3吴中伟.高性能混凝土及其矿物细掺料[J].建筑技术,1999,30(3):160-162. 被引量:51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冯乃谦.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
2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研究与应用[C].武汉: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
3Guntran Zanker.Recycled Materials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fields of Application,Development Tendencies and Quality Assurance[J].Betonwerk Fertigteil Technik,1999,(4).
-
4Mehta P K.Advancements in Concrete Technology[J].Concrete Interna tional,1999.
-
5吴中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的发展方向[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8(1):3-6. 被引量:213
-
6冯乃谦,路新瀛,郝挺宇,阎广庆.耐久 100 年以上的高性能混凝土[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8(4):5-9. 被引量:14
-
7吴中伟.高性能混凝土——绿色混凝土[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0(1):3-6. 被引量:249
-
8赵国藩.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简介[J].施工技术,2002,31(4):1-2. 被引量:34
-
9徐浩.对高性能混凝土若干问题的探讨[J].建筑技术,2003,34(1):29-31. 被引量:4
-
10史波,李剑锋.绿色混凝土及其工程应用[J].建筑技术,2004,35(1):23-2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91
-
1陈晓育.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及其发展[J].科技资讯,2008,6(7). 被引量:12
-
2李峻峰.再生混凝土应用于新农村建设可行性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9):261-262. 被引量:3
-
3方正,李伟,郭志杏.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分类与比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1):1-2.
-
4张笑,杨松霖,刁波,张茜,李妍.硅灰和超塑化剂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及流动性的影响[J].建筑结构学报,2009,30(S2):324-327. 被引量:9
-
5刘小军,王景平.国产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工程应用[J].江苏建材,2005(1):17-20.
-
6朱凯,朱忠业.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134-134. 被引量:2
-
7秦华东,孟伟峰,来立志.预制梁用C50缓凝早强大流态混凝土的研制与应用[J].混凝土,2006(4):65-69. 被引量:4
-
8孙萍,高玉峰,曹钧,姚晓青,王宏博.谈高强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之异同[J].陕西建筑,2007(4):38-39. 被引量:2
-
9孙跃东,李莹.再生混凝土应用的生态性及经济性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5):36-39. 被引量:6
-
10周英武,王苏岩,李宏男.CFRP加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49(2):239-245. 被引量:7
-
1郑永保,于水军,骆建军,王正友.FC料对氯离子渗透与抗碳化性能影响的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2001,20(1):75-79.
-
2吴中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的发展方向[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8(1):3-6. 被引量:213
-
3张亚楠,王珏,李倩,韩子龙.矿物掺合料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粉煤灰,2014,26(1):40-41. 被引量:1
-
4王坚,严广庆.GHPC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建筑材料学报,2005,8(4):423-430. 被引量:3
-
5徐天旭,许宏志.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5,19(1):47-47. 被引量:1
-
6孙杰,廖海峰.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促进可持续发展(英文)[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30(S1):432-435. 被引量:2
-
7覃维祖.大力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J].建筑技术,2005,36(1):12-16. 被引量:22
-
8孟繁文,王力强,朱卫中.增钙粉煤灰GHPC配合比设计方法[J].低温建筑技术,2004,26(3):10-11. 被引量:4
-
9段文静.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性和意义[J].山西建筑,2013,39(9):101-102. 被引量:1
-
10熊桂芳,朱红兵,阳光令.绿色高性能砼—砼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国外建材科技,2004,25(1):21-23. 被引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