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 被引量:22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odern Economic Geographic Configur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开埠通商、先进生产力进入中国的大背景下,通过港口—腹地这一先进生产力空间扩散和区域联系的主要途径,在进出口贸易的强大推动下,近代中国经济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大致表现在物流的主要流向和交通布局的改变、现代工业与市的分布、区域经济中心的转移、近代经济区的形成、上海和香港的作用以及大的区域经济差距的改变等8个方面。 With the presence of opening of trade and inflow of advanced technology, port-hinterland linkage served as the main channel for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that massive import-export trade drove the reorganiza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geographic configuration. This change presents eight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configuration in the commodity flow and traffic network, distribution of modem industry and markets, relocation of local economic center, effects of special economic districts, Shanghai and Hong Kong,and the change of general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tiation.
作者 吴松弟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72,共8页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编号:05JJD770008 EYH3142003) 复旦大学985创新基地项目(编号:08AFCZD022)成果
关键词 近代 经济地理格局 形成机制 表现 Modern Economic Geographic Configuration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作者简介 吴松弟,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 1高王凌.《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变化》,《九州》第1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 2《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第一章(吴松弟撰)第一节.
  • 3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海关总税务司署统计科译印,1931年版.
  • 4资料自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244-245页,.
  • 5樊如森.西北近代经济外向化中的天津因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6):35-42. 被引量:19
  • 6吴松弟主编.《中国经济的百年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第二章(戴鞍钢撰写),第46-47页.
  • 7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215—219页,上海,海关总税务司统计科,1931.
  • 8樊如森.《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第34页,表2-1.
  • 9吴承明.《论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内市场》,《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4—280页.
  • 10潘益民编.《兰州之工商业与金融》,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56页.

二级参考文献19

  • 1[1]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2004.
  • 2[5]傅林祥.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时期卷:上篇[M].
  • 3[9]国民政府公报[Z].1927-5-11.
  • 4[10]姚骧.市组织法释义[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37.
  • 5[14]中华最新形势图[Z].世界舆地学社,1937.
  • 6[16]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中国地理教科图[Z].亚光舆地学社,1947.
  • 7林竞.西北丛编[M].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
  • 8马廷诰.包头交通运输业梗概[Z].包头文史资料选编,第5辑.
  • 9马鹤天.开发西北与中国之前途[J].(西北问题研究会)西北问题,(2).
  • 10吴弘明.津海关年报档案汇编(1865-1911年)[Z].天津市档案馆、天津社科院历史所刊印,1982.

共引文献41

同被引文献28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