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儿科支气管镜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利用导光玻璃纤维柬作为光通路的纤维支气管镜问世,日本学者池田(Ikeda)等将其应用于临床,命名为可曲性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其管径细、可弯曲转换方向、能插入深部支气管,照明采光好、视野范围大而清晰,能直接检查到局部微小病变以及气管支气管动力学状况。这些特点是传统的肺部X线平片、支气管造影和CT等不可比拟的。而且支气管镜可在直视下通过活检通道进行活检、刷检或灌洗,既可诊断疾病又可进行治疗。其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少。
出处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7-579,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
关键词
支气管镜
儿童
bronchoscope
children
作者简介
刘玺诚。满族。硕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儿童医院支气管内镜中心主任。1987—1989年任美国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访问学者。2001年6—10月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社会兼职:卫生部妇幼司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合作“IMCI”项目专家顾问,国家级教师,国外医师在北京市行医执照考试儿内科专业组考官,全国儿童睡眠医学协作组组长,全国儿科支气管镜协作组组长。长期从事儿科呼吸疾病的诊断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1986年获航空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和2000年两次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电子信箱:xichengliu@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