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和你”——谈后现代教育理论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师生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体现为“我与他(它)”的支配关系;后现代教育观试图建立“我和你”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师生之间自由、和谐的交往开辟了新的可能路径。在“我和你”的视角中,师生问的教学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道德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会传递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者
乔尚
机构地区
广东省深圳市黄埔学校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第4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我和你”
教育关系
心理关系
个人关系
道德关系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作者简介
乔尚(1967-),女,广东省深圳市黄埔学校,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教育与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0
1
邱萍.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的提升[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3):79-80.
被引量:9
2
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3
[美]厄内斯特·博耶.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32-135.
4
[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5
黎加厚.
“李克东难题”与网络环境下教研团队的成长[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7):4-6.
被引量:47
6
范良辰.
论信息对称视域下家庭教育中的人际关系[J]
.继续教育研究,2009(6):43-44.
被引量:2
7
庞坤.
网络时代信息沟通机制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应用[J]
.知识经济,2010(17):86-87.
被引量:6
8
梁建.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辅导员机制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1):71-71.
被引量:6
9
肖铁岩.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考[J]
.高校辅导员,2011(6):14-17.
被引量:36
10
赵蕾,蒋远喜.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
.传承,2011(10):44-4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金懿.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互动模式探究[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13(27):4-5.
被引量:1
2
罗刚,佘雅斌.
“我和你”师生关系及其建构——信息对称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探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0,31(8):57-60.
被引量:30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高飞.
“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2):233-235.
被引量:4
2
吴军.
信息传播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5):76-77.
3
方东.
文化传承使命:万变不离之本宗——对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新型师生关系的质疑[J]
.电化教育研究,2012,33(5):28-31.
被引量:9
4
韩丽珍.
基于WiKi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开发及利用[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12(12):68-71.
5
李长吉,陶丽.
师生关系研究三十年[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1):86-91.
被引量:25
6
聂小丹.
信息对称环境对初中师生关系的挑战与应答[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147-148.
7
赵巍.
探析“信息对称”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与学——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2):261-263.
被引量:2
8
赵雪斐.
基于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看师生关系[J]
.文学教育(中),2015,0(1):86-87.
9
李春根,陈文美.
导师与研究生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路径构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4):55-59.
被引量:32
10
张淼,郑友训.
从生态课堂视角论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转化[J]
.当代教育科学,2016(18):61-64.
被引量:14
1
郭跃恒.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J]
.吉林教育(综合),2012,0(6Z):20-20.
被引量:3
2
王福泉.
学好数学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J]
.课外阅读(中下),2012(5):175-175.
3
郑春芝.
师生关系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6):27-27.
4
雨下.
以网络科技推动健康教育[J]
.中国远程教育,2006(11X):86-86.
5
李瑾瑜.
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
.教育评论,1998(4):34-36.
被引量:140
6
郑金洲.
“教育口号”辨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27-30.
被引量:15
7
鲍宇科.
通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4):94-98.
被引量:1
8
牛文明.
后现代教育观与素质教育的契合与背离[J]
.当代教育科学,2010(8):7-10.
被引量:1
9
王海波,王建华,齐蕊.
后现代教育观对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10):87-87.
10
王利平.
后现代教育观[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8,0(Z2):81-81.
被引量:2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