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分析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基础上,将目前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概括为:①古村落社区参与旅游的四种模式;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社区参与模式;③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模式;④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⑤由社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等5种模式。
作者
陈晓明
机构地区
漳州市第一技工学校
出处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年第21期100-101,共2页
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关键词
社区参与
旅游发展
模式
研究现状
分类号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TU984.18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3
同被引文献
16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7
1
雷海燕,赵振斌.
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社区参与模式——以党家村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9(5):73-77.
被引量:14
2
邹统钎,李飞.
社区主导的古村落遗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爨底下古村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9(5):78-86.
被引量:46
3
王琼英,杨建伟(校对).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型及保障机制[J]
.农村经济,2006(11):85-88.
被引量:44
4
余向洋.
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J]
.人文地理,2006,21(5):41-45.
被引量:26
5
胡晶晶,沈国辉,曹诗图.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旅游社区发展模式研究——以三峡车溪民俗风景区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2):176-179.
被引量:10
6
罗敏.
论GIVEN模式在解决旅游开发主客矛盾中的运用——以印象·刘三姐景区周边社区为例[J]
.市场论坛,2006(3):194-195.
被引量:8
7
冯淑华.
古村旅游模式初探[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4(4):32-3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81
1
王兴中,秦瑞英,何小东,郭柳剑,张传时.
新社会经济思潮下的旅游规划体系及设计[J]
.人文地理,2004,19(4):1-7.
被引量:13
2
郑群明,钟林生.
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
.旅游学刊,2004,19(4):33-37.
被引量:416
3
蒋艳.
关于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的探讨[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49-51.
被引量:30
4
潘秋玲,李九全.
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研究[J]
.人文地理,2002,17(4):38-41.
被引量:105
5
邱云美.
社区参与是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有效途径[J]
.农村经济,2004(12):43-45.
被引量:50
6
胡志毅,张兆干.
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
.人文地理,2002,17(2):38-41.
被引量:202
7
黄郁成,顾晓和,郭安禧.
农村社区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6):55-60.
被引量:37
8
黎平.
试论山区旅游的社区参与[J]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3):185-188.
被引量:19
9
苗学玲.
“旅游地形象策划”的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3年旅游地形象研究述评[J]
.旅游科学,2005,19(4):64-70.
被引量:41
10
康艳红,张京祥.
人本主义城市规划反思[J]
.城市规划学刊,2006(1):56-59.
被引量:44
共引文献
143
1
刘芸蕾,刘彦亮.
仿古村落乡村旅游的背景形式与意义[J]
.广东经济,2017,0(2X):14-15.
2
李文兵.
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3):69-72.
被引量:20
3
祝顺保,钟国华.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江西省吉安市渼陂村、钓源村的个案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5):29-33.
被引量:1
4
陆林,葛敬炳.
徽州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3):377-382.
被引量:29
5
胡晶晶,曹诗图.
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4):484-487.
被引量:2
6
胡静,许贤棠,谢双玉.
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6):723-726.
被引量:25
7
胡静,许贤棠,王铄.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人员参与问题研究[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6):865-869.
被引量:1
8
许贤棠,胡静.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旅游资源利用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1):70-74.
被引量:7
9
张林,覃峭.
补偿机制与旅游社区和谐发展研究——以龙脊梯田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08(3):121-124.
被引量:4
10
潘运伟,姜英朝,胡星.
京西古村落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川底下村为例[J]
.资源与产业,2008,10(2):40-4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65
1
徐尚昆,杨汝岱.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归纳性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7(5):71-79.
被引量:153
2
黄芳,浣伟军.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经营模式探讨[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5):58-59.
被引量:32
3
李青阳.
山区历史古镇旅游形象定位探析——以陕西省洋县华阳古镇为例[J]
.山地学报,2008,26(S1):45-50.
被引量:11
4
梁钧平.
论我国农村社区政企关系的有效模式[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0(3):12-17.
被引量:7
5
李丽,肖磊.
古村落旅游资源特征及价值研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6(6):114-116.
被引量:8
6
杨方琳.
四川古镇旅游形象定位存在的问题[J]
.消费导刊,2008,0(2):217-217.
被引量:1
7
古丽娜,张双武.
公司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和公司绩效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8-73.
被引量:21
8
王雪梅.
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四川为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5):116-121.
被引量:46
9
陈来生.
江南水乡古镇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社会,2004,24(9):37-40.
被引量:9
10
周荣华.
成都“农家乐”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4,19(5):93-94.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7
1
王祖良,常艳新,陆森宏,童娇娇,刘亮.
基于社区参与的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发展研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1):127-131.
被引量:9
2
吕勤,黄敏.
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综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4(1):6-14.
被引量:34
3
沈伟雄,周华伟.
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模式研究综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0):104-106.
4
李磊,孙小龙.
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以紫云格凸河为例[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5):57-60.
5
阮文奇,李勇泉.
国内古城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综述[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8(1):77-82.
被引量:1
6
王建,黄煦,胡克,崔周全,栗欣.
企业社区关系与企业社区参与研究——以“汉营模式”为例[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7,10(3):247-261.
被引量:8
7
张瑜.
关于西双版纳勐景来旅游社区的展演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15,32(2):48-5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张琪,王祖良.
基于乘数理论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对当地经济增长贡献研究——以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江苏商论,2012(6):154-157.
被引量:3
2
董佳晨,史小珍,俞博.
舟山群岛新区休闲渔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00-4903.
被引量:4
3
戚高祥,文剑钢.
基于旅游发展的古村落形象设计研究[J]
.小城镇建设,2013,31(9):94-99.
被引量:6
4
詹敏,李武,李健,王祖良.
天目村“农家乐”游客的旅游偏好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8):11444-11448.
5
王丹.
国内古村镇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12):133-135.
6
严建新.
古镇建设初期资本运营模式探索——以上海新场古镇为例[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02):340-342.
7
王祖良,陆诤岚,王小英.
农家乐发展下地方审美文化变迁程度的实证分析[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31(6):974-982.
被引量:3
8
张阳,龚先洁,杨望暾,郭威.
陕南古村镇旅游发展策略探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1):31-35.
被引量:2
9
张树俊.
沙沟古镇旅游开发的调查与思考[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20(2):29-32.
10
孙天胜,胡艳艳.
古镇旅游开发中的地方文化遗失问题研究[J]
.中国名城,2015,0(7):57-62.
被引量:9
1
李雪琴.
基于社区主导型发展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探讨[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2):349-351.
被引量:4
2
时少华.
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策略研究——一个村落的个案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1,0(10X):152-153.
被引量:1
3
周永广,姜佳将,王晓平.
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J]
.旅游科学,2009,23(4):36-41.
被引量:71
4
马勇,刘军.
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106-110.
被引量:49
5
王一帆,吴忠军,高冲.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农民增收的比较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12):103-106.
被引量:2
6
王一帆,吴忠军,高冲.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农民增收的比较研究——基于桂、黔、滇三省区案例地的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4,30(11):50-54.
被引量:7
7
黄虹,曹兴平.
基于文化适应性评价的社区主导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朗德苗寨为例[J]
.经济管理,2012,38(9):112-120.
被引量:6
8
陈志永,王化伟,毛进.
社区主导转向政府主导——西江苗寨旅游发展模式演变的调查分析与评价[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64-71.
被引量:10
9
殷英梅.
平潭国际旅游岛民宿产业的发展对策——基于对台湾民宿产业发展经验的吸纳[J]
.台湾农业探索,2016(6):20-23.
被引量:3
10
安艳艳,张文.
基于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旅游地社区主导旅游业发展机制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9(7):13-20.
被引量:4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