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性灵舒放与刻意的精神修炼——试析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根本不同
被引量:8
出处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9-252,共4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参考文献6
-
1布目潮沨,王建.中国茶文化的复兴——明代文人茶与日本煎茶道的起源[J].农业考古,1993(2):219-222. 被引量:3
-
2熊仓功夫,陈晋.日本的茶道[J].农业考古,1992(4):247-251. 被引量:1
-
3《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总目录[J].江西社会科学,2008,28(12). 被引量:1
-
4庆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50华诞同贺单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6):194-194. 被引量:2
-
5刘启文.论艺术设计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理论月刊,2005(9):147-149. 被引量:3
-
62005年《中国农史》(第24卷)总目录[J].中国农史,2005,24(4):128-12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30
-
1余悦.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以茶道思想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09(3):131-141. 被引量:13
-
2罗国中.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J].外国语文,1997,22(1):103-108. 被引量:13
-
3孙机.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6(1):62-69. 被引量:4
-
4李荣林.中日茶道文化之比较观──读《日本茶道文化概论》《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有感[J].农业考古,1997(4):343-346. 被引量:5
-
5陈文华.论中国的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兼谈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J].中国农史,2005,24(3):3-11. 被引量:17
-
6陈文华.论中国的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兼谈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J].农业考古,2005(4):86-92. 被引量:6
-
7姜天喜,邓秀梅,吴铁.日本茶道文化精神[J].理论导刊,2009(1):111-112. 被引量:7
-
8见慧.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J].协商论坛,2010(1):62-62. 被引量:2
-
9周卓鹏.浅析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22-24. 被引量:3
-
10柯慧俐.通过中日茶文化的对比看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道文化的影响[J].文学界(理论版),2011(8):212-212.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8
-
1李芳菲,王胜鹏.中国“茶道”探微:基于中日茶文化的比较研究视角[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3):9-12. 被引量:5
-
2谭宏伟.论中国茶道精神“和”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福建茶叶,2016,38(12):360-361. 被引量:9
-
3张文池.文化反哺——论日本茶道对中国茶道的“反作用”[J].福建茶叶,2017,39(9):376-377. 被引量:3
-
4孟琳.从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看日本茶道文化特征[J].福建茶叶,2018,40(1):383-383. 被引量:1
-
5孙玮.茶道自由主义思潮下高校思政课程的创新发展[J].福建茶叶,2018,40(10):413-413.
-
6高雪洁.探析中华茶文化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J].福建茶叶,2021,43(5):261-262. 被引量:1
-
7刘彬.日本茶文化发展现状之探究[J].福建茶叶,2021,43(7):273-274.
-
8姜艾伽.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异及启示探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9,0(5):172-173.
二级引证文献19
-
1范鸥.从中日茶文化的对比看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力[J].国际公关,2020,0(2):6-7. 被引量:1
-
2黄碧雁.民间茶俗和茶礼仪的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3):360-361. 被引量:2
-
3汪洋.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5):327-328. 被引量:6
-
4李子宁.试谈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的礼仪特点与差异[J].考试周刊,2017,0(41):191-191.
-
5袁玺.探究英语语言学中的茶道精神[J].福建茶叶,2018,40(4):345-345. 被引量:3
-
6陈欢.浅析中国茶道文化内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9):129-130.
-
7黄赛芳.日本茶道文化的传承发扬及启示[J].福建茶叶,2018,40(1):289-290. 被引量:2
-
8粘根胜.茶道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8,40(10):431-431. 被引量:2
-
9莫珊珊.从《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看中国当代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2):57-60. 被引量:3
-
10郝惠惠.中日茶文化比较及中国茶文化传播[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2):33-34. 被引量:6
-
1美味时尚的卡通便当[J].时代教育(下旬),2007(10):30-31.
-
2查一路.红豆上的“慢点”[J].创新科技,2012(4):62-62.
-
3白常继.诗词歌赋须性灵 饮食切忌落俗套[J].中国烹饪,2009(8):108-109.
-
4万一,李广太(指导).别让“爱情的象牙之冠”增生[J].食品与药品,2005,7(08B):41-42.
-
5创新求变剑指高端 别开生面勇往直前——记江苏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J].创新时代,2014(3):79-81.
-
6陈晨,兰天,郭鑫慧.折扇与团扇:袖中藏物的儒雅之风[J].服装设计师,2014(9):54-57.
-
7如风性灵[J].国际服装动态,2007,0(4):26-27.
-
8王雁雁.英语课堂中创新中英茶文化教学的思路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3):287-288. 被引量:6
-
9杨永平.到云南喝茶去[J].烹调知识,2004(2):52-52.
-
10郭萌.今年一季度我国木制家具进出口情况[J].家具,2008,29(3):6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