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民传播研究的理论路径与现实关照 被引量: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的"公民传播"在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步拓展,并发展成为民众进行利益表达,影响公共政策,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机制。但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却还比较零星,而且彼此之间缺乏对话,对于现有理论概念的梳理更是不足。本文介绍了国外"公民传播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将其划分为三种研究路径,以期对中国的研究有所镜鉴;另外,本文也介绍了"公民传播"在当下中国的实践状态与发展逻辑。
作者 曾繁旭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52,共3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36

  • 1谢良兵.厦门PX事件:新媒体时代的民意表达[J].中国新闻周刊,2007(20):16-18. 被引量:11
  • 2龙雪晴,任波,庄颖.厦门PX环评警示[J].财经,2007,0(13):97-99. 被引量:5
  • 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 4Jay Rosen, Terms of Authority,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2003,10.
  • 5Leonard Witt, "Do we need a name change?." Civic Journalism Interest Group New, Winter 204.
  • 6连岳.对于公民社会的一点想法.载于连岳博客“第八大洲”.
  • 7李艳红.故事,表演,表达——当代中国传媒与消费者运动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硕士论文,[OL].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0898838.
  • 8[美]托德·吉特林.全世界都在看.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M].华夏出版社,2007,P6.
  • 9[美]威廉·甘姆森:“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艾尔东·莫里斯,卡络尔·麦克拉·吉缪勒主编.社会运动理论前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P63-64.
  • 10[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P173.

共引文献311

同被引文献69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