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腐败成因的经济学分析及反腐对策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腐败的实质是"以公权换私利"。由于公权具有"商品"的属性,公职人员具有"经济人"属性,所以以公权换私利成为了可能。腐败成本低,反腐制度不健全,以及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诱使腐败发生。制定反腐对策要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针对公权的"商品"属性和公职人员的"经济人"属性,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公开信息、加大惩治等途径,使腐败得不偿失,最终失去市场。
作者 张爱平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5-218,共4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作者简介 张爱平(1973-),男,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经济学。(湖北武汉43007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楚文凯.腐败概念的泛化和界定[EB/OL]. http: //news. xinhuanet, com/lianzheng/2005 - 10/08/ content_3593525, htm.
  • 2周绍金.腐败的经济学分析[EB/OL].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4/17/62559.html.
  • 3王丛虎.反腐败的实质是反对公共权力滥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es/2008-07/01/content_8469187.htm.
  • 4刘纪新.腐败概念与拉美国家的腐败界定[EB/OL].
  • 5田心铭.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腐败与反腐败[J].内部文稿,2001(2):15-17. 被引量:3
  • 6樊钢.腐败的经济学原理[EB/OL].http://www.studa.net/jingjililun/080725/10391242.html.
  • 7李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实现科学发展[N].河南日报,2009-01-19.
  • 8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Z].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57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