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急症用注射剂的应用及研究趋势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赵祎镭
曲伟
焦雨豪
机构地区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药学部
出处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432-1434,共3页
China Pharmacy
关键词
中药制剂
急症
注射剂
中医急诊医学
西方医学
慢性病
治疗
急性病
分类号
R286.0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78 [医药卫生—中医学]
作者简介
药师,硕士。研究方向:新药研发、医院药学。电话:0451—85553376。E—mail:alalei9@sina.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4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96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0
参考文献
16
1
吴敏.
中医急症用药的现状及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1):3-5.
被引量:19
2
陈惠清.
中药剂型特点与疗效相关性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2):86-87.
被引量:18
3
李霖,于芝颖,李玉珍.
2003-2005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J]
.中国药事,2007,21(6):433-435.
被引量:12
4
张维民,张芳,邱丽筠.
中药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研究进展[J]
.齐鲁药事,2005,24(9):554-556.
被引量:6
5
路保慧,苏秀茹.
中药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概况[J]
.国医论坛,2006,21(4):53-55.
被引量:10
6
符壮.
我院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药房,2008,19(3):222-223.
被引量:10
7
朱立勤,徐彦贵,王屏,陈媛媛,高仲阳.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J]
.中国药房,2007,18(3):215-218.
被引量:141
8
何海冰,景士云,王娟,唐星.
去甲斑蝥酸钠脂质微球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8):461-464.
被引量:3
9
李海涛,孙靓.
脂质体技术在中药方面应用的概况[J]
.江苏中医药,2005,26(5):57-58.
被引量:3
10
季庆亮.
高新技术在现代中药提取分离领域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06,4(1):1-1.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74
1
李晓红,张涛,王建春.
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6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00,19(S1).
被引量:3
2
钱昊平,吴珊,杜羽丰.
7类鱼腥草注射液叫停 中药标准化再引关注[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19):46-48.
被引量:1
3
孟玉芳,龚明涛,张钧寿.
含药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9):558-561.
被引量:19
4
任经天,吴晔,颜敏,郭晓昕,程鲁榕,刘佳,张承绪,曹立亚.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4):188-191.
被引量:50
5
张泰松,陈萍.
去甲斑蝥素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4,13(10):74-75.
被引量:32
6
杨荣平,王宾豪,方艾权,寿清耀.
大孔树脂分离葛根总黄酮工艺优化[J]
.中成药,2004,26(10):784-788.
被引量:42
7
莫斌斌,姜文.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统计分析[J]
.中南药学,2003,1(3):184-185.
被引量:42
8
曹启明,张德杰.
刺五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J]
.中国乡村医药,2005,12(1):41-41.
被引量:5
9
翟所迪,毛璐,刘芳,甄建存,杨赴云,高晨,夏文彬,李程,王育琴,王淑洁,王海莲.
多中心合理使用注射剂的对照干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155-156.
被引量:37
10
刘喜军,魏水易.
药物利用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3,3(6):381-382.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96
1
蒋琴,顿文亮.
住院患者10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情况调查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2):122-122.
2
胡国芬,王建平.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7,24(z1):656-658.
被引量:7
3
胡炜彦,张荣平.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6,15(5):252-255.
4
罗晓春,黄维桂.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23):48-49.
被引量:2
5
孙德一,张秀荣.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6):356-359.
被引量:2
6
柳玉石,黄浩,唐星.
注射用脑脉清冻干粉针制备工艺的考察[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8(3):103-108.
7
殷勇,周纬,肖洁,俞宏真.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12(1):37-39.
被引量:49
8
徐波,王丽萍.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现代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J]
.天津药学,2005,17(3):64-67.
被引量:12
9
袁媛,陈峰,郭立玮.
超滤技术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6):546-547.
被引量:8
10
丁辉,郝彦超,陈芳.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学,2005,25(11):84-8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7
1
张丽娜,史惠卿,陆国庆,钟慧琼.
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60例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4,1(3):28-30.
被引量:10
2
李丽香,熊菊芽.
浅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J]
.天津护理,2004,12(3):168-169.
被引量:22
3
林向华,王慧.
中药注射剂配伍时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7):648-649.
被引量:9
4
张继春,金岩,李大魁,彭名炜.
北京地区主要抗生素使用频度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6):373-376.
被引量:34
5
杜国安,付志荣,陈世明,陈雯.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928-929.
被引量:49
6
孙虹.
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J]
.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2(1):43-47.
被引量:7
7
战伟.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对策[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3):239-240.
被引量:25
8
周超凡,徐植灵,林育华.
从药物组成看中药注射剂[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950-952.
被引量:57
9
杜国安,李烈,卢素国.
常用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临床不良反应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44-1845.
被引量:20
10
田月洁,焦波,谢金洲.
疏血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探讨[J]
.齐鲁药事,2006,25(10):635-636.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10
1
杨青.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用药[J]
.海峡药学,2010,22(4):176-178.
被引量:10
2
郭金枝.
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3):55-56.
3
童绥菊.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19):3947-3948.
被引量:1
4
钱青,张喆,陈琳,张恩娟.
我院2008-2010年中药注射剂使用分析[J]
.中国药房,2012,23(7):655-657.
被引量:5
5
刘鸣义,焦立红,谢雁鸣,王广伟,郑倩.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解读与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07-2709.
被引量:24
6
欧微,张莉.
2009-2011年我院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1-113.
被引量:10
7
吕冬莲,龙萍.
我院2008~2011年中药注射剂药物利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4):189-193.
被引量:6
8
王东华.
我院39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首都医药,2014,21(14):59-60.
9
何清华.
某院2013-2015年中药注射剂用药现状分析[J]
.四川医学,2017,38(3):294-297.
被引量:1
10
孙舒雯,江凌圳.
基于古代痧证医案探讨中医对危重症的防治思路[J]
.浙江中医杂志,2023,58(11):850-85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陈浩,冯雷,赵业婷,胡扬,都丽萍.
北京地区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药事,2020,34(3):357-362.
被引量:9
2
杨晶晶.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的药学监护[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0):213-215.
被引量:2
3
蔡雪芹.
探讨心脑血管类疾病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J]
.医学信息,2017,30(A01):74-75.
4
全丹雄,李奕良.
我院2010年第三季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7):134-135.
被引量:2
5
谢雁鸣,魏戌,张占军,王永炎.
0期临床试验与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874-2876.
被引量:10
6
容桂荣,王芳芳,温宇凤,秦月明.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817-818.
被引量:14
7
邵牧君.
美国禁片史话(一)[J]
.电影艺术,2000(2):99-105.
被引量:1
8
卢伟锋,林森,麦国灿.
云浮市中医院2011年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2):174-175.
9
陈文滨.
浅谈中药注射剂上市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6):368-369.
被引量:1
10
刘鸣义,焦立红,谢雁鸣,王广伟,郑倩.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解读与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07-2709.
被引量:24
1
沈宝藩.
中医“急诊医学”教育问题刍言[J]
.新疆中医药,1991(4):6-7.
2
罗侃.
中医急诊医学及中药新剂型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8):202-204.
被引量:4
3
姜树民.
浅谈中医急诊医学[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33-1934.
被引量:4
4
吴剑浩,许建阳.
浅谈中医急症医学的继承与创新[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6):1-2.
被引量:4
5
郭振球.
中医急诊医学与急治法之研究[J]
.山西中医,1992,8(1):4-7.
6
《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总目次[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104-2120.
7
胡碧玲.
中医在西方[J]
.中国国家地理,2003(7):62-65.
被引量:1
8
周鲁,周晓芳.
中医外治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探讨[J]
.四川中医,2010,28(6):26-29.
被引量:4
9
陈士奎.
促进中医急诊医学及其学科建设不断发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01,10(1):2-4.
被引量:2
10
高金良.
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397-398.
被引量:2
中国药房
2009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