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培养进入到了一个由数量扩张向质量迈进的新阶段.原有的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制约我国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开放环境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作者
刘化重
机构地区
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出处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7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模式
突出问题
构建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
1
王刚,崔一梅,陈建成.
新形势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科技与管理,2008,10(4):112-115.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刘鸿.
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对两所大学研究生培养的调查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4):62-66.
被引量:46
2
孙政荣.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制的探讨[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1):87-89.
被引量:55
3
贾俊兰.
网络环境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9-11.
被引量:7
4
侯健,赵辉,于波.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素质培养的定位与模式[J]
.中国成人教育,2007(5):41-42.
被引量:15
5
苏泉仁.
观念挑战体制: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嬗变[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3):60-62.
被引量:9
6
伍雨竹.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几个特点[ED/OL].[2006-09-13].http://kaoyan.eol.cn/kaoyan_news_3989/20060913/t20060913_196317.shtml.
7
闫建立.2008年中国考研人数120万破首次出现大幅下滑[EB/OL].[2008-01-17].http://cn.ehinagate.com.cn/education/kyzx/2008-01/17/content_9546774.htm.
8
张乐天.
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思考[J]
.大学(研究),2007(5):90-94.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22
1
贾然.
中俄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比较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7):106-106.
2
刘素纯,李宗军,贺建华,刘仲华.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略论——基于湖南农业大学实践经验的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273-274.
3
陈华娟,姚利权,兰刚,李妍.
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
.新西部(理论版),2009(4):192-193.
被引量:2
4
黄勤.
研究生培养机制与就业保障问题研究[J]
.社会保障研究,2009(6):75-79.
被引量:6
5
叶建军.
多样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1):24-26.
被引量:8
6
张小兵,宋荣彩,王长城,李国蓉.
资源勘查专业油气方向本科生培养的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124-127.
被引量:3
7
周清泉,徐翊,朱凤娜,林青.
行政事务管理实习对培养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重要性的探讨[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2):215-217.
被引量:1
8
王洪波,邢丽贞,陈文兵,张兆海.
市政工程专业型硕士教育教学方式探讨[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4):447-450.
被引量:3
9
罗泽举.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指导模式设计与管理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1):99-103.
被引量:8
10
王思清.
“识知”能力与硕士研究生教学[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80-81.
同被引文献
23
1
旷毓君,刘鹏.
扩招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与就业[J]
.求实,2006(z3):271-273.
被引量:13
2
姚乃英,段昆仑.
注重需求导向 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3):87-91.
被引量:6
3
赵风.
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81-83.
被引量:10
4
李志,陈永进.
研究生就业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J]
.重庆社会科学,2008(3):118-120.
被引量:2
5
王宁西.
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48-51.
被引量:9
6
翟海东.基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1.
7
孟珊.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演变轨迹及其影响因素[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112-115.
被引量:2
8
陈俊钦.
论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114-117.
被引量:10
9
何期.
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创新[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8,24(2):74-76.
被引量:11
10
彭成允,陈和清,魏良庆,李庆.
针对就业形势谈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J]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6):166-16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黄勤.
研究生培养机制与就业保障问题研究[J]
.社会保障研究,2009(6):75-79.
被引量:6
2
孟丽梅.
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3):79-8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娜,刘智英.
北京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
.特区经济,2014(7):28-31.
被引量:1
2
纪红.
科研院所培养研究生特色研究[J]
.才智,2011,0(31):243-243.
3
刘艳茹,盛舒涵,郭海彧.
基于文本挖掘的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联性研究[J]
.社会保障研究,2018(4):29-37.
被引量:8
4
姚兰发,张明德,高延军.
中俄合作办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调查分析[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5(1):77-80.
被引量:1
5
马少坤,周小兵.
高校研究生导师制探讨[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8):129-130.
6
刘丽,董书含,亢华楠,李慕白.
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以中医妇科学为例[J]
.黑龙江科学,2021,12(1):31-33.
被引量:1
7
孙建博,仲辉,尚靖.
化妆品与皮肤健康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化妆品,2022(3):98-102.
1
余晓林.
加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J]
.经营与管理,2009(1):78-79.
2
付广慧.
小学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J]
.文学教育(中),2014(2):151-151.
被引量:7
3
邹飞雁,聂劲松,陈主初.
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应着重理顺的几个关系[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4):497-500.
被引量:2
4
边志雄.
如何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0):59-60.
5
黄芳,李太平.
美国中小学课外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与启示[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3(10):25-27.
6
聂劲松,邹飞雁.
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应着重理顺的几个关系[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7):95-97.
7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课题组,韩文秀.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四个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14(20):4-7.
被引量:14
8
孟凯.
对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J]
.职业,2012(11):155-155.
被引量:1
9
余辉晴.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的关系探索[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1):177-178.
被引量:1
10
杨金阳.
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6(8):00103-00103.
文教资料
2009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