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电影影像在时空转化点上的建构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莱布尼茨认为真理有两种: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源于这一理论,莱布尼茨思想中也出现了"偶然未来"悖论,这一悖论启发了现代艺术中的时间命题。受之影响的电影叙事似乎带有玄想色彩,对负载这一叙事意图的电影影像的要求是开放与分裂性的。同时,对时间的不同维度的混合与强调,也直接影响着影像的组成元素及其多意性。通过从纪实网点、空间的分解、时间的错位、时空重叠几方面的分析,在影像的形态中寻找时间与空间的构成间隙,阐释这些间隙如何达成影像与人的心灵更为直接的对话。
作者 李明 林洁
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7,共5页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作者简介 李明,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2007级博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5

  • 1蒋雯.“无”——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和”文化[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6):69-73. 被引量:2
  • 2四方田犬彦,汪晓志.小津安二郎——不在之映像[J].当代电影,2003(6):34-38. 被引量:4
  • 3王岳川.精神分析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p 32.
  • 4倪震.电影中仪式的魅力[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p 86.
  • 5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p 266.
  • 6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彭吉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7佐藤忠男.小津安二郎的艺术[M].仰文渊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
  • 8四方田犬彦.日本电影100年[M].王众一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63.
  • 9岩崎昶.日本电影史[M].钟理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72.
  • 10山本常朝.叶隐闻书[M].李冬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共引文献9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