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戏剧不可或缺的个人性、精神性和悲剧性与喜剧性--从《廉吏于成龙》看正剧的平庸 被引量: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积累的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就是"解放思想";戏剧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应该重新解放当今的戏剧思想。解放当今的戏剧思想首先应当澄清三个问题:1、戏剧创作的主体是个人而不应该是政府;2、戏剧是精神的产品而不应该是实践世界的实用工具;3、戏剧的使命是揭示和表现人性与人的生存状态的悲剧性与喜剧性,一切正剧都如黑格尔所说"没有多大的根本的重要性"。本文以《廉吏与成龙》与《曹操与杨修》的对比论证上述观点。
作者 吕效平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教授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25,共8页 Theatre Art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马克思.《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73-574页.
  • 2熊金超.《<廉吏于成龙>:无“豪言壮语”,清官照样“动人”》,2007年11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第3版.
  • 3《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4页.
  •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 5吕效平.依然是一座峰巅——再论现代京剧《曹操与杨修》[J].扬子江(评论),2009(2):71-76. 被引量:4
  • 6陈亚先.忘不了那“千夫叹”——(曹操与杨修)创作小札[A].京剧(曹操与杨修)创作评论集[c].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5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