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双点源滴灌交汇区水盐运移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模拟大田滴灌的双点源试验,探求了沙壤土土质下,不同滴头流量、滴头间距对水平湿润锋和交汇锋以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入渗时间的增加,交汇锋和水平湿润锋运移距离都在增加;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流量越大或者间距越小,湿润锋和交汇锋运移的速率越大,土壤湿润体越均匀;相同间距情况下在0-20 cm深度内大流量的交汇区电导率小,在20-40 cm深度内小流量的电导率大;在相同流量情况下0-10 cm深度内滴头间距大的交汇区电导率大,在10-40 cm深度内滴头间距小的电导率大。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90,92,共4页 Yellow River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69007) 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项目(2007BAD3801) 新疆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200731137-1)
作者简介 谷新保(1980-),男,河南漯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水土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虎胆·吐马尔白(1961-),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下水、土壤水盐运移理论研究工作。E.mail:wgh12358@163.c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9

  • 1雷廷武.滴灌湿润比的解析设计[J].水利学报,1994,26(1):1-9. 被引量:22
  • 2徐首先,魏玉强,聂新山,吴珊玲.膜孔灌理论及实用技术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6,3(3):23-29. 被引量:56
  • 3谭奇林.充分供水条件下点源入渗实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M].西安理工大学,1998..
  •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新疆灌溉[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 5门旗 米孟恩 等.膜孔灌溉评价方法研究[J].灌溉排水,1996,15(1):30-35.
  • 6雷志栋,土壤水动力学,1988年
  • 7谭奇林,硕士学位论文,1998年
  • 8门旗,灌溉排水,1996年,15卷,1期,30页
  •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新疆灌溉,1993年
  • 10Nakayama F S,Bucks D.Trickle irrigation for crop production-design,operation and management[M].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B.V.,1986,19,68,108.

共引文献323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