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单位GDP的能耗、物耗和水耗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本文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作者
刘志惠
机构地区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商场现代化》
2009年第14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循环经济
GDP
高能耗
产业结构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诸大建,朱远.
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2):60-66.
被引量:148
2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J]
.宏观经济研究,2005(4):3-8.
被引量:40
3
武振.
循环经济模式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J]
.当代经济研究,2008(11):37-40.
被引量:9
4
张艳.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措施之比较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3):25-27.
被引量:4
5
陆钟武.
关于循环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3,16(5):1-5.
被引量:89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冯之浚.
论循环经济[J]
.中国软科学,2004(10):1-9.
被引量:118
2
纪玉山,常忠诚.
高低端产品价格“剪刀差”规律初探——兼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战略[J]
.社会科学战线,2005(1):76-81.
被引量:12
3
刘静暖,代栓平.
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从“3R”到“5R”[J]
.税务与经济,2006(2):79-81.
被引量:15
4
周群艳.当前我国环境存在的问题[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0,(3).
5
[美]W.W.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6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04—05.
7
Christian Azar, John Holmberg, Sten Karlsson, Decoupling-past trends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R],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of Sweden, May, 2002
8
厄恩斯特·冯·魏茨察克著.四倍跃进—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反思[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9
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10-17(1).
10
T.E.Graedel,B.R.Allenby.Industrial Ecology.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5:5~8.
共引文献
279
1
杜昱东,刘恋,王佳斌,白羽萍,回文颉,李嘉劲,张帆.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北京市社区生态效率评价[J]
.生态学报,2023,43(2):590-602.
被引量:8
2
贾蕊,耿安朝.
区域循环经济数学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4):225-226.
3
董照辉.
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建设探讨——以北京市为例[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264-266.
被引量:2
4
曹勇宏,尚金城.
以生物制药和制酒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以吉林省通化市张家生态工业园为例[J]
.经济地理,2006,26(S1):301-304.
被引量:4
5
刘振.
走出“金山银山”与“清水绿山”两难困境——江门市循环经济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6(2):74-77.
被引量:1
6
张秀敏.
企业绩效指标及其生态效率报告探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9(3):102-107.
被引量:3
7
徐本鑫.
低碳经济下生态效率的困境与出路[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12-16.
被引量:12
8
黄智红.
关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1):44-47.
9
陈洁.
超循环理论视角下兵团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
.当代经济,2012,29(18):82-84.
10
李健,潘哲.
基于生态足迹的天津市资源生产率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76-79.
被引量:1
1
周建发.
丹麦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3):13-14.
2
张莹婷.
低碳经济——中国的必然选择[J]
.工业炉,2010,32(4):33-33.
被引量:2
3
陈和龙.
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2009(22):268-268.
4
我国“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J]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1-11.
5
2005年各省(区、市)单位GDP能源等指标公报[J]
.广西经济,2006,25(8):15-15.
6
代婧.
我国产业发展中的低碳经济问题[J]
.商场现代化,2010(25):109-109.
7
贺俊,范琳琳.
雾霾治理与低碳经济[J]
.中国国情国力,2014(4):57-58.
被引量:4
8
唐辉.
关于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2,0(09X):13-13.
9
易鹏.
中国经济:三大难题与三个“度”[J]
.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0(9):1-1.
10
蓝庆新.
低碳经济离我们还有多远[J]
.新财经,2009(9):90-92.
被引量:6
商场现代化
2009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