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营电视公司与电视公共空间的塑造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体制外诞生,体制内发展、壮大的中国民营电视公司,不断突破国有垄断体制的藩篱,拓展平民话语的空间,增强了电视话语空间的公共性。
作者
郭赫男
机构地区
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6,共3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民营电视
公共空间
平民话语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廖蓓.《浅论九十年代中国传媒话语转型》[J].当代经理人,2005,(1).
2
姚休,李哲莹.
“电视平民化”现象的文化解读[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67-69.
被引量:8
3
陈力丹,王辰瑶.
电视传媒与公共空间——2005年我国电视研究理论聚焦[J]
.电视研究,2006(2):29-32.
被引量:4
4
彭焕萍.
中国电视新闻的平民化进程[J]
.当代传播,2005(5):72-74.
被引量:26
5
李辛,汪继芳.《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6
[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1页.
7
陈佑荣.
论电视娱乐化本位[J]
.声屏世界,2006(4):14-15.
被引量:6
8
李立志.
商业逻辑与当前媒介的公共空间[J]
.青年记者,2000(3):16-1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许永,骆正林.
入睡前的精神盛餐──处于探索阶段的电视晚间新闻报道[J]
.声屏世界,2000(10):4-6.
被引量:5
2
胡智锋.
“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J]
.电影文学,1999(10):34-41.
被引量:5
3
时统宇.
当代中国最大国情对电视传播的基本定位[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3):42-44.
被引量:4
4
俞虹,金姗姗.
直面方言播报主持[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1):46-47.
被引量:45
5
苗棣,王昕.
加冕游戏与明星神话——电视游戏节目《非常6+1》的文化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1):71-75.
被引量:7
6
贾秀清.
“娱乐”:从功能到本体——电视节目类型构成要素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1):79-82.
被引量:23
7
黎仁刚.
中国当代纪录片叙述者角色的转换[J]
.电视研究,2005(1):48-49.
被引量:3
8
周志强.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J]
.滨州师专学报,2003,19(3):46-50.
被引量:7
9
刘丹凌.
浅议民生新闻的泛化现象[J]
.电视研究,2005(2):35-36.
被引量:6
10
齐心.
数字电视、互动电视与网络电视之异同[J]
.新闻界,2005(1):46-46.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24
1
江冰.
论80后文学的“偶像化”写作[J]
.文艺评论,2005(2):13-17.
被引量:15
2
叶秀端,刘兆君.
从松弛走向迷醉——试析技术演进中的电视娱乐节目游戏本性[J]
.当代电影,2006(1):128-131.
被引量:7
3
王辰瑶.
传播学视野下的广播电视研究[J]
.声屏世界,2006(2):7-11.
被引量:1
4
陈力丹.
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J]
.新闻界,2006(1):4-8.
被引量:6
5
赵勇.
学者的中产阶级化与中产阶级美学的兴起[J]
.南方文坛,2006(2):18-20.
被引量:2
6
陈力丹.
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12个新鲜话题[J]
.新闻传播,2006(3):4-10.
被引量:5
7
张帆,王阳.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探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3):64-67.
被引量:4
8
董强.
民生新闻探析[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21(3):103-104.
9
聂欣如.
爱欲之沟和笼养鸡的童话——张艺谋、陈凯歌电影接受的社会学阐释[J]
.当代电影,2006(5):155-157.
被引量:2
10
张国军.
新闻世俗化与“意义真实”[J]
.新闻界,2007(1):43-4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4
1
周笑.
中国电视内容创新需要体制化的包容[J]
.视听界,2009(1):20-24.
被引量:4
2
陆莹.
广播媒介与新媒介的资源融合[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22-24.
被引量:6
3
陈亚军.
地方广电媒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讨[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2):80-82.
被引量:2
4
刘斌.
试论法律规制与广电公共利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1):106-109.
被引量:4
5
谭祝平.
改革·发展·创新——“井底之蛙”见证广电三十年[J]
.中国数字电视,2009(2):48-50.
被引量:1
6
方延明.
体制转型-结构转化:中国传媒发展的“异质性”研究[J]
.新闻记者,2009(3):25-27.
被引量:3
7
姜进章.
双模型运营媒体分析:大陆与台湾广电体制改革比较[J]
.江海学刊,2009(2):92-96.
被引量:3
8
张昊.
后制播分离时代电视何去何从?[J]
.传媒,2009(4):51-52.
被引量:2
9
胡瑞庭.
试论区分事业产业的广播影视改革发展路径[J]
.视听纵横,2009(2):11-14.
被引量:2
10
曾静平.
广播电视产业的突围与突破[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4):1-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罗锋,王权.
2009年中国广电改革研究述评[J]
.现代视听,2010,0(1):6-11.
1
周兰,姚洪磊.
电视《新闻周刊》:平民话语和侃的艺术[J]
.新闻前哨,2002(5):27-28.
2
李唐娜.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的平民话语建构——以“微议录”栏目为例[J]
.新闻世界,2015(5):192-193.
被引量:1
3
刘远军.
中国民营电视市场的结构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119-122.
被引量:1
4
顾芳芳.
互联网时代网络平民话语构建途径探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10-114.
被引量:2
5
刘声东.
让平民话语“走”进新闻传播[J]
.军事记者,2008(5):6-7.
6
戴文柳.
“内容为王”的喜与忧——解析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的发展现状[J]
.现代视听,2007(7):59-62.
被引量:1
7
谢梅.
消费语境与新闻话语的建构[J]
.天府新论,2009(6):108-112.
被引量:2
8
高杨,孙卫华.
民生新闻探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14,35(13):71-72.
9
靳翠萍.
大众传媒私密话语的话语属性探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88-91.
10
张阿利.
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发展的十年[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2):59-60.
被引量:3
当代传播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