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十年来新四军历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军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十年来,学术界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新四军历史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近十年来新四军历史研究的进展作一简要的介绍。
作者
刘丽梅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出处
《广东党史》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历史研究
新四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
综述
抗日战争时期
人民军队
解放事业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E297 [军事—军事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7
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8
1
柴文杰.
新四军的公共关系及其历史作用[J]
.安徽史学,2008(1):119-124.
被引量:1
2
吴云峰.
新四军对刀会、帮会的争取和改造工作——以安徽地区为个案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6(6):99-102.
被引量:3
3
吴云峰.
试论戏剧艺术在新四军统战工作中的运用[J]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48-51.
被引量:1
4
刘喜发,李亮.
皖南新四军失败的责任问题与《中共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J]
.南京社会科学,2007(10):69-76.
被引量:1
5
曹晋杰.
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文艺[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5):47-52.
被引量:4
6
李秋华,庄永菁.
从《新四军军歌》看铁军精神[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6):16-17.
被引量:9
7
方艳华.
论日伪言说下的新四军——对铁军精神的反证式解读[J]
.军事历史研究,2007,21(2):75-78.
被引量:6
8
于海根.
新四军开发江苏盐区对华中根据地的作用[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1):1-5.
被引量:2
9
吴业勤.
新四军历史上的叶、项分歧和矛盾及启示[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1):50-53.
被引量:1
10
许厚今.
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述论[J]
.安徽史学,2006(6):91-9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87
1
南北,董之曦.
李一氓谈皖南事变与项英[J]
.中共党史研究,1992(1):4-8.
被引量:6
2
马贵凡.
苏联新发表的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档案文件(之三)[J]
.中共党史研究,1988(3):78-88.
被引量:17
3
房列曙.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的发展[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2):33-38.
被引量:2
4
刘岳化,尤亮.
从国民党文电看皖南事变真相[J]
.近代史研究,1990(4):260-273.
被引量:2
5
姚勇.
发展苏北战略方针的提出及其实现——刘少奇在发展华中斗争中的历史贡献[J]
.近代史研究,1989(4):248-261.
被引量:6
6
任东来.
国民党政府争取美援的外交与皖南事变[J]
.安徽史学,1992(1):59-64.
被引量:3
7
唐锡强.
袁国平与新四军的政治思想工作[J]
.江淮论坛,1994(6):100-105.
被引量:3
8
刘亚.
大江南北的“游击文化”——新四军报刊探析[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11(6):104-106.
被引量:6
9
胡居成.
创业维艰毁誉多——项英与皖南事变前的新四军(九)[J]
.党史文汇,1995(5):32-33.
被引量:1
10
邵英子.
刘少奇在华中[J]
.江淮文史,1995,0(4):16-3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1
1
汪海涛,陈成.
皖南事变前苏中地区国共斗争情况——基于汪伪档案相关史料的考察[J]
.中国纪念馆研究,2022(1):106-117.
2
赵欣欣.
浅谈如何将“铁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才智,2019,0(30):150-150.
3
赵利栋.
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2005(7):78-84.
被引量:4
4
汤胜利.
关于皖南事变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
.抗日战争研究,2005(3):174-181.
被引量:3
5
李国芳.
中共发展华中战略与皖南事变[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2):64-71.
被引量:3
6
徐思彦.
官与民:对《中央日报》《大公报》七七社论的文本分析[J]
.学术界,2006(6):234-241.
被引量:13
7
谢毅敏.
《新四军军歌》与铁军精神[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7-9.
被引量:2
8
霍晓玲.
论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源头[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74-77.
被引量:6
9
沈妉.
论铁军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127-130.
被引量:5
10
陆勇.
“铁军精神”的传承与“盐工精神”的塑造[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8
1
李世强,李文华.
周恩来与皖南事变[J]
.青海社会科学,1990(3):68-73.
被引量:1
2
唐锡强.
近年来“皖南事变”研究综述[J]
.安徽史学,1987(2):50-54.
被引量:1
3
施昌旺.
中国共产党对皖南事变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吸取[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1):19-23.
被引量:5
4
赵利栋.
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2005(7):78-84.
被引量:4
5
钱和辉.
新四军财政经济工作的历史启示[J]
.理论月刊,2005(12):66-68.
被引量:3
6
李国芳.
中共发展华中战略与皖南事变[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2):64-71.
被引量:3
7
谢毅敏.
《新四军军歌》与铁军精神[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7-9.
被引量:2
8
房列曙.
谁对新四军皖南部队的严重损失负责[J]
.安徽史学,2009(5):81-88.
被引量:4
9
严明.
我国民族学研究的关键词统计与分析——基于2000~2008年CSSCI数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1):233-237.
被引量:18
10
刘岩岩.
30多年来中国大陆湖北抗日战争研究述评[J]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2):77-8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胡雪艳.
试述皖南事变发生的内因[J]
.北方文学(下),2011(7):167-168.
被引量:1
2
丁亮.
抗战中新四军在鄂东地区的经济政策探究[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5):6-10.
3
彭程.
战后日本涉新四军研究述评[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9(4):167-171.
被引量:2
4
杜恩云.
从《新四军军歌》看铁军精神[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5):12-15.
被引量:1
5
张磊.
新四军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3):101-109.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彭程.
日本馆藏涉新四军档案评介[J]
.军事历史研究,2019,33(5):114-124.
被引量:3
2
路佳宁,赵文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皖南事变研究综述[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8):100-104.
被引量:2
3
陈彧,王祖奇.
《新四军军歌》歌词历史内涵的挖掘与解析[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6):26-29.
被引量:1
4
彭程,郭琳慧.
战后日本学界涉八路军研究述评[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42(1):92-102.
1
王丹.
20世纪以来满族家族史研究评述[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1):137-139.
2
游云霞.
中华魂与陶行知[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5,0(2):63-64.
3
王凯,张晓武.
析唐克扬《从废园到燕园》中“校园建筑史”视角的运用[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8-90.
被引量:1
4
继承五四传统,弘扬五四精神——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J]
.科学社会主义,1999(2):3-7.
5
金观涛,刘青峰.
历史的真实性:试论数据库新方法在历史研究的应用[J]
.清史研究,2008(1):90-108.
被引量:27
6
叶舒宪.
食玉信仰与西部神话的建构[J]
.寻根,2008(4):4-12.
被引量:5
7
周一良.
介绍两幅送别日本使者的古画[J]
.文物,1973(1):7-11.
被引量:2
8
李勇.
鲁宾逊新史学派的治学风格和分野[J]
.史学史研究,2003(4):73-78.
被引量:2
9
张雯.
国外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研究的历史展开及其理论路径[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4):84-91.
被引量:1
广东党史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