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主体边界的模糊性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力学中的摩擦变形理论和复杂性科学中的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和谐既是一种主体间关系的平衡状态,也是一个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演变过程。和谐的本质是主体的同一性,在实践中表现为主体边界的模糊性。随着主体边界模糊性的增加,主体边界发生了不一致变化,社会的整体涌现性逐渐增强,从而社会将变得越来越和谐。
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8,共5页 Scientific Social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6

  • 1李东升,李若曦.利益主体、利益集团与和谐社会建设[J].求索,2007(1):164-166. 被引量:5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3郑也夫 彭泗清等著.《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
  • 4王梦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起点、目标和前景》,此文是为200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提供的报告.
  • 5[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 6[波兰]彼得·什托姆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1页.

共引文献28

同被引文献4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