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控制理论的若干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
1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首先对近年来现代控制理论在非线性系统控制、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系统辨识、随机与自适应控制、稳健控制与分析、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以及智能化控制待方向上的国内外主要进展及研究热点作了简要介绍 ;然后对现代控制理论领域的几个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了概述 ;最后 。
作者
陈翰馥
郭雷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控制理论
分布参数系统
系统辨识
分类号
O231 [理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44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49
参考文献
6
1
陈翰馥.
控制理论的现状及对它的期望[J]
.信息与控制,1994,23(1):34-37.
被引量:13
2
团体著者,中国自动化学会年会论文集,1997年
3
Zhou K,Robust and Optimal Control,1996年
4
Li X J,Optimal Control Theory for Infinite Dimensional Systems, Boston: Birkhuser,,1995年
5
郭雷,时变随机系统.稳定性,估计与控制,1993年
6
Chen H F,Identification and Stochastic Adaptive Control,1991年
共引文献
12
1
邹村,周耕书.
试论智能控制的现状其发展[J]
.自动化与仪表,1996,11(5):1-3.
被引量:2
2
吕鑫.
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发展[J]
.振动.测试与诊断,1996,16(3):1-7.
被引量:15
3
邹村,周耕书.
智能控制面临的问题及其展望[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7(2):1-5.
被引量:1
4
李永正.
专家控制技术与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J]
.自动化仪表,1997,18(7):1-7.
被引量:8
5
郭子逸,郑卫刚,戴红平.
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建模与仿真[J]
.电源技术应用,2012,15(5):29-33.
6
仲蔚,俞金寿.
混沌与分形在化工过程控制中的应用[J]
.控制与决策,2001,16(1):1-6.
被引量:4
7
张仁忠,管凤旭.
HSEI-DCS的设计原则与效益分析[J]
.黑龙江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97,16(3):28-30.
8
南英,陈昊翔,杨毅,吕开妮.
现代主要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47(6):798-810.
被引量:21
9
马网扣,唐友刚,鲁晓光.
海洋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的若干问题[J]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2,14(3):15-18.
被引量:1
10
肖博翰.
新时代下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分析[J]
.电子制作,2013,21(11X):81-81.
同被引文献
144
1
侯洵.
超短脉冲激光及其应用[J]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1):1-5.
被引量:7
2
王从庆,丁勇.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72-75.
被引量:35
3
宋春跃,王慧,李平.
基于成本车流模型的城市交叉路口优化控制[J]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21(4):541-545.
被引量:2
4
邹立华,赵人达.
组合隔震结构振动随机最优控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39(5):618-622.
被引量:3
5
管继富,顾亮,侯朝桢.
车辆半主动悬架自适应 LQG 控制[J]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0):2340-2343.
被引量:18
6
叶旭东,蒋静坪.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准线性化鲁棒跟踪控制[J]
.控制与决策,1993,8(3):181-186.
被引量:2
7
程代展,陈翰馥.
复杂系统与控制[J]
.科学中国人,2004(10):33-34.
被引量:1
8
倪建军,徐立中,李臣明,王建颖.
水库调度决策研究综述[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24(6):63-66.
被引量:27
9
赵希人,唐慧妍,彭秀艳,王宪荣.
利用航向舵减横摇控制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74-177.
被引量:12
10
刘晓平,张嗣瀛.
非线性奇异系统的线性化[J]
.信息与控制,1993,22(4):209-21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9
1
郑南宁,贾新春,袁泽剑.
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及其思考[J]
.自动化学报,2002,28(S1):7-17.
被引量:15
2
裘迅,戈晓岚.
激光在微细加工中的应用[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4,15(3):71-74.
3
陈翰馥,程代展.
求索在控制理论与应用的创新路上[J]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21(6):852-854.
4
梁阁亭,惠俊军.
现代控制理论在复杂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
.飞航导弹,2006(5):51-53.
被引量:2
5
郭丽,李子阳.
随机控制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7,26(7):7-9.
被引量:1
6
唐洁,陈小惠.
基于动平衡状态理论的反馈线性化直接方法的改进[J]
.电子测试,2008,19(6):13-18.
7
费敏锐,周晓兵,宋海虹.
自动化仪表及系统的发展给网络控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
.自动化博览,2005,22(S2):1-5.
8
郭子逸,郑卫刚,戴红平.
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建模与仿真[J]
.电源技术应用,2012,15(5):29-33.
9
黄长水,阮荣耀.
一类具有有界扰动的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自适应控制[J]
.数学物理学报(A辑),2000,20(3):405-413.
被引量:6
10
黄长水,阮荣耀.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12-1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黄晓军.
数学算法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3):64-65.
被引量:3
2
徐利梅,高心,邵士泉.
Liu混沌系统基于T-S模糊模型的控制方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5):1030-1032.
被引量:3
3
孙玲玲,陈彭年.
高阶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2,23(4):395-399.
4
常少莉,姚锡凡.
一种新型多模态控制方法的研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3):49-51.
被引量:3
5
常少莉,姚锡凡.
基于专家规则的自选择式多模态控制方法的研究[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5(5):25-28.
被引量:4
6
邵庆龙,卫东,曹广益,朱新坚.
Dynamic Thermal Model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Stack[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5,13(2):218-224.
被引量:5
7
邱民德,吴镇炜,姚辰.
移动探查机器人监督式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J]
.微计算机信息,2005,21(10Z):165-167.
被引量:1
8
王培昌.
反馈与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5):63-66.
被引量:1
9
王培昌,张俊星.
面向实现的智能控制系统建模[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8(3):5-8.
10
闫根峰,王俊,奚宏生,陈欢.
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逆最优跟踪[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6,36(5):502-506.
被引量:4
1
刘福林.
塑性理论某些问题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2(A00):14-20.
2
胡汉辉,谢庆红.
数据包络分析:中国的进展及展望(1993~1997)[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8,7(4):5-15.
被引量:5
3
郑艳红,王青云.
生物神经网络系统的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展望[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0,7(2):90-96.
被引量:1
4
张振忠,宋广生,杨根仓,周尧和.
块状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进展及展望[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22(3):46-51.
被引量:29
5
郭宝珠.
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理论简介[J]
.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15,4(1):1-6.
6
张鑫鹏,李相锋,王震.
T混沌系统的反馈控制与分析[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30(4):5-8.
7
高林庆,张植明,田景峰.
非概率空间上统计学习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及展望[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4):127-128.
8
兰倩,李骏.
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性分析[J]
.甘肃科学学报,2005,17(1):30-32.
被引量:8
9
王书功,康尔泗,李新.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进展及展望[J]
.冰川冻土,2004,26(1):61-65.
被引量:41
10
数字原生代崛起 开启原子互联时代[J]
.中国电信业,2011(2):24-26.
科学通报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