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体质与证候关系解析
被引量:
26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李英帅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6-159,共4页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No.2005CB523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90709050)
关键词
体质
证候
关系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作者简介
李英帅,女,在读博士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304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89
参考文献
3
1
王琦 董静 吴宏东 等.痰湿体质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中国工程科学,2008,10(7):100-103.
2
王琦,高京宏.
体质与证候的关系及临床创新思维[J]
.中医药学刊,2005,23(3):389-392.
被引量:104
3
王平.
中医证候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4):70-72.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琦.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18(2):74-82.
被引量:94
2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95
3
王睿林.浅探气虚体质与气虚证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体制与生殖医学中心资料
4
李东涛.
论气虚体质的特征[J]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9):389-391.
被引量:32
5
王宏伟,许鑫梅,罗日永.
中医证候及其与体质关系浅谈[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2):1-3.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22
1
熊波,潘勇军.
健康体检中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养生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6):475-476.
被引量:2
2
刘萍,章怡祎.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8(1):67-69.
被引量:1
3
程燕,陈慧.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儿童体质关系的探讨[J]
.江西中医药,2006,37(4):12-14.
被引量:11
4
张英泽,阎小萍.
体质因素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及辨证论治中的作用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3):210-213.
被引量:3
5
裴振安,潘佩光,李子征.
男性育前中医体质分型及其对优生优育的意义[J]
.新中医,2006,38(7):10-12.
6
金晶,周忠明.
中医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8(2):64-65.
被引量:8
7
徐巍,卢雯萍.
从中医体质学说研究乳腺癌癌前病变[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0):90-91.
被引量:12
8
李先涛,张伯礼.
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
.天津中医药,2007,24(1):36-38.
被引量:8
9
杨惠琴.
中医体质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1):110-110.
被引量:11
10
阮善明,沈敏鹤.
新论“辨证论治”[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1062-106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04
1
管京京,刘立萍,李然.
从“毒邪伏络”论疏肝健脾方对乳腺癌微转移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73-75.
被引量:5
2
张翠英,石鹤峰,李淑敏,蔡永敏.
河南省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2133例调查分析[J]
.中医研究,2008,21(6):32-35.
被引量:32
3
朱嵘.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解读[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2):79-80.
被引量:106
4
Giovanni Tarantino,Silvia Savastano,Annamaria Colao.
Hepatic steatosis,low-grade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hormone/growth factor/adipokine imbalance[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16(38):4773-4783.
被引量:24
5
顾群浩,蔡照弟,张胜华.
乳腺癌辨证分型与雌孕激素受体的相关性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6):463-464.
被引量:16
6
王睿林,郑守曾.
气虚体质与气虚证的关系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7):555-556.
被引量:24
7
张东.
对中医疾病理论的再思考[J]
.中医杂志,2004,45(7):555-556.
被引量:5
8
王红梅.
“治未病”理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探微[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71-1672.
被引量:17
9
李凌空.
湿热、痰瘀体质成因分析[J]
.中医文献杂志,2004,22(3):36-38.
被引量:15
10
王天芳,张翠珍,季绍良,贾忠武,孙珊玲,王琳,杨效华,薛晓琳,姬道绪.
13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证候规律探讨[J]
.中医杂志,2004,45(9):694-696.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26
1
邢玉瑞,苗彦霞.
病理体质与证候区别的逻辑分析[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1):4-6.
被引量:3
2
王丽萍,郑景辉,简维雄,袁肇凯.
中医体质学说在冠心病血瘀证中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6):1246-1248.
被引量:6
3
覃骊兰.
中医辨证与辨体质的关系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5):836-837.
被引量:4
4
刘庆,谭婕,凌家艳,陈伟强,郑安锐.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13,35(9):22-23.
被引量:17
5
尹燕耀,林云华,宗亚力,王勤,万勇.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中医证候及体质的相关性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3):204-208.
被引量:20
6
熊萍.
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证候及体质调查对辨证施膳的指导[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7(4):28-29.
被引量:1
7
武颖,刘雁峰,张莹.
中医体质学说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概况[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1):1473-1475.
被引量:4
8
王国栋,陈斌,李红,彭杰,刘璇,兰红勤,李晓屏.
辨体论治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1):6-8.
被引量:3
9
田鸿芳,河恩惠,陈胤希,杨超,唐杰,秦秋果,赵明文,赵吉平.
浅析《黄帝内经》体质思想对针灸治疗的指导作用[J]
.西部中医药,2016,29(1):67-70.
被引量:6
10
杨培英,李玲孺,侯淑涓,孙鹏程,胡艳,张梦醒,王琦.
从血瘀谈辨体调体与辨证论治的异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1345-1348.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89
1
刘慧敏,谢明明,张曾亮,吕新亮,李国华.
膝骨性关节炎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3):72-74.
被引量:2
2
胡玉乐,张治祥,李毅,吉锋,赵唯含.
基于体质及其证候分型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防治[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083-1087.
被引量:7
3
刘慧敏,谢明明,张曾亮,吕新亮,李国华.
膝骨性关节炎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3):99-101.
4
尤俊方,张卿,苏海燕,焦焕利.
中医体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7):163-165.
被引量:9
5
重视,监督,内控--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冯淑萍谈会计[J]
.重庆财会,2000(6):6-7.
6
王维凡,张克民.
超图中的着色问题(英文)[J]
.数学进展,2000,29(2):115-136.
被引量:6
7
张钜,胡晓灵.
冠心病中医分型论治新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12,30(6):83-86.
被引量:1
8
刘海云,陈旭,罗智博.
基于文献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与冠脉造影结果相关性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7):108-110.
被引量:4
9
李琳,胡志希,李杰,简维雄,侯超,赵雯,于文欣.
冠心病及其血瘀证遗传学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1):101-103.
被引量:2
10
张昌云,于慧娟,赛梦辰,张昕,谭奇纹.
从体质辨识探讨“脏腑灸”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1(1):107-109.
被引量:6
1
安伟伟,崔娜娟.
脾、胃关系解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3):251-251.
被引量:4
2
尹中,杜立建,孔令玉.
亚健康与脊柱关系解析[J]
.河北中医,2010,32(7):1010-1011.
被引量:4
3
高妍,陈宪海.
从肺脾关系解析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9):72-73.
被引量:1
4
谢雄伟,尤昭玲.
肝阳上亢证患者情绪状态特征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06,47(11):854-855.
被引量:7
5
刘冲,刘荫贞,乐智勇,赵唯君,林伟雄,梁生旺.
乌梢蛇本草考证及研究概况[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4):82-84.
被引量:9
6
景宏义,赵天才.
论《伤寒杂病论》小便与黄疸的关系[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4):6-8.
被引量:1
7
甘辉云.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084-3085.
被引量:2
8
谢毅强,牛乾.
代谢组学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8,14(4):533-535.
被引量:11
9
杨兴良,杨蔚,胡再萍.
浅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机与治法[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11):32-33.
被引量:5
10
李尧,钱文慧,陆茵,郑仕中,王爱云,王颖钰,李尧.
中医治则治法与肿瘤微环境[J]
.中医杂志,2011,52(21):1801-1804.
被引量:50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