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色素万寿菊专用品种色素1号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色素1号是辽宁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育出的F1色素万寿菊专用新品种,于2004年育成,经过3年的试种,表现出极其明显的高产量、高色素含量及抗性强的杂种优势,颇受种植者和加工商的欢迎。该品种已于2008年6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作者
王平
赵景云
吴志刚
李娜
张玉静
崔玥晗
机构地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2009年第4期66-66,共1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基金
沈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071131-3-00)
关键词
色素万寿菊
专用品种
品种审定委员会
辽宁省农科院
杂种优势
色素含量
新品种
研究所
分类号
S57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5
1
Farjana Nikkon,M Rowshanul Habib,Zahangir Alam Saud,M Rezaul Karim.
Tagetes erecta Linn.and its mosquitocidal potency against Culex quinquefasciatus[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1,1(3):186-188.
被引量:11
2
廖萍泰,惠伯棣,裴凌鹏,孙志国,张帅.
叶黄素的体外抗氧化功能[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4):46-49.
被引量:40
3
陈利梅,戴桂芝,孙小凡.
万寿菊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
.食品与药品,2005,7(06A):36-39.
被引量:9
4
张德君,王谦,李洪江.
叶黄素的提取及制备进展[J]
.化学工程师,2005,19(7):37-39.
被引量:14
5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7
6
张继冲,续九如,李福荣,沈一岚.
万寿菊的研究进展[J]
.西南园艺,2005,33(5):17-20.
被引量:60
7
李大婧,刘春泉.
万寿菊叶黄素的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5,26(9):582-586.
被引量:39
8
仇厚援,陈利梅.
几种食品添加剂对万寿菊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05,26(3):82-85.
被引量:8
9
牛桂玲,朱海滨.
万寿菊叶黄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4):15-18.
被引量:16
10
张春华,黄前晶,孟桂兰,崔双柱,邓志兰,滑建立.
色素万寿菊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2):65-67.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
3
1
吴志刚,王平,吕双双,赵景云,张玉静,李娜.
色素万寿菊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种业,2011(1):43-45.
被引量:3
2
吴兴壮,张华,王小鹤,鲁明,张晓黎.
制备万寿菊叶黄素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6):456-459.
被引量:13
3
陈强,田凤鸣,叶文斌,王永斌,刘琼,杨小录,王得宁.
盆栽万寿菊农艺性状对不同光周期的响应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24,56(10):64-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卜丽双,王婷,刘登帅,安培培,韩艳超,张晓芳.
叶黄素微囊粉中叶黄素、玉米黄质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31(2):166-171.
被引量:10
2
闫锋,崔秀辉,李清泉,王成,曾玲玲,刘峰,马波,袁明.
绿豆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J]
.中国种业,2011(S2):31-33.
被引量:5
3
汪殿蓓,张胜红,李建华.
响应曲面法优化万寿菊叶黄素的提取工艺[J]
.北方园艺,2012(22):111-114.
被引量:6
4
赵伟,刘忠英,郭丽娜,要晓静,马莹慧.
叶黄素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2,29(12):24-27.
5
文峰.
色素万寿菊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41(2):45-46.
被引量:3
6
周铭懿,尚宏丽,郭雪松.
响应面法优化叶黄素的提取工艺[J]
.饲料研究,2014,37(17):7-11.
被引量:2
7
徐佳佳,崔亚娟,姜菲菲,李全霞,李东,王竹,王国栋,门建华.
几种常见的类胡萝卜素提取技术[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19):141-144.
被引量:11
8
杨雪鹏,赵越,胡仙妹,马科,毛多斌.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叶黄素降解发酵培养基[J]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1):167-171.
9
陈城,程曦,黄丛林,罗昌,刘艳芬.
叶黄素的提取方法和功能研究进展[J]
.河北林业科技,2016(3):71-75.
被引量:25
10
陈晓文,郭纪元,朱晓亮,张振荣.
马铃薯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11):21-23.
被引量:7
1
王捷.
技术交流促产业发展——2007年球根花卉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昆明召开[J]
.中国花卉园艺,2007(23):23-23.
2
李志斌,白霄霞.
高山杜鹃新优品种[J]
.中国花卉园艺,2008(18):47-50.
3
柯宣东.
广州“切花月季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J]
.中国花卉园艺,2009(11):45-45.
4
解玮佳,李世峰,彭绿春,宋杰.
滇中地区高山杜鹃盆栽苗修剪[J]
.中国花卉园艺,2016,0(8):35-35.
5
我社直销中国蔬菜花卉研究所的蔬菜良种[J]
.农业知识,2003,0(20):61-61.
6
我社直销中国蔬菜花卉研究所的蔬菜良[J]
.农业知识,2003,0(18):61-61.
7
李莲花.
通过赤霉素处理防止洋桔梗花蕾滞育[J]
.园艺与种苗,2015,0(1):63-63.
8
李娜,王平,赵景云,吴志刚,张玉静,崔玥晗.
色素万寿菊新杂交种色素1号高产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科学,2009(2):76-77.
9
郝燕,杨瑞,王玉安,张坤,李红旭,杨馥霞.
葡萄新品种——美红[J]
.果农之友,2016(8):5-5.
10
园林花卉中心简介[J]
.农村实用技术,2015,0(11):27-27.
中国种业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