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探讨图书馆事业在这个历史阶段的社会作用及其发展模式,对指导当前图书馆事业的改革,加深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在各种社会形态中,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具备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它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尚属于初级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发达、不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图书馆事业也是这样.把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放到世界背景中去考察,会明显地感到从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又是极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表现在几个并存上:少数设施现代化的图书馆与大量设施落后的图书馆并存;先进的计算机存贮、检索技术与传统的手工操作技术并存;标准化管理与无标准化、非标准化管理并存;少数受过图书馆学系统教育的图书馆员与多数未受过任何训练的图书馆员并存.总之,这种不平衡是多方面的,不仅农村和城市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而且地区之间也存在不平衡,三大系统图书馆事业发展也不平衡.当然,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不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将继续存在;不仅在我们中国存在,发达的国家也存在.不平衡性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必?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56-61,49,共7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