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秦桂秀
出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7年第3期57-59,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

  • 1金泰昌,何培忠.世纪大转换时期关于教育的思考(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6(1):32-36. 被引量:8
  • 2《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9月版344页.
  •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1页.
  • 4扈中平,刘朝辉著《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449页.
  • 5同上.
  • 6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55页.
  • 7辩证唯物主义的人性观认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天性.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1月版164、168页.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批判传统教育是反人性的基础上指出:要重视学习中人的因素,把人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来看待.见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259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教育学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401页;杜时忠著《人文教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88页.
  • 8邹诗鹏.人文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做人之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4):29-32.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