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旗帜的确立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改革伊始,邓小平高屋建瓴地思考和设计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方案可资借鉴,只能在实践中一步步探索。中国自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在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导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中国改革伊始,邓小平就以他对苏联和中国以往体制模式的深刻认识,从体制模式的层次上,高屋建瓴地思考和设计中国改革开放。他深刻认识到。
作者
余玮
出处
《中华儿女》
2007年第12期33-37,共5页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深刻认识
体制模式
中国社会主义
有中国特色
毛泽东思想
分类号
A849.16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王梦奎,李剑阁,卢中原,侯永志,石耀东,刘培林,秦中春.
中国: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J]
.管理世界,2007,23(7):3-13.
被引量:19
2
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5年.
3
安格斯·麦迪森著(吴晓鹰,许宪春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杰弗里·萨克斯著(邹光译).《贫困的终结-我们时代的经济可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953年.
6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年.
7
周恩来.《197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8
《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81年.
9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能源需求研究》课题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趋势研究和能源需求初步预测》.2007年5月.
10
张军扩,高世楫.冯杰等完成的课题报告《中国水资源管理:战略问题、治理机制与政府能力.》.2007.
引证文献
1
1
卢中原,侯永志.
中国2020:发展目标和政策取向[J]
.管理世界,2008,24(5):1-1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魏浩,毛日昇.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及其效应的动态分析——基于1978~2007年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8):3-16.
被引量:10
2
丁丽琼.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6(5):16-20.
1
余玮.
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旗帜的确立[J]
.党的建设,2008(2):54-56.
2
宋洪德.
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J]
.大庆社会科学,1998(5):10-13.
3
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深化──全国“邓小平理论与改革新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2):131-134.
4
王水泉.
简论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1999,18(3):4-8.
5
彭秀兰.
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的中国[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5):11-13.
6
马龙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体制模式的超越[J]
.探索与争鸣,2009(2):15-16.
被引量:2
7
高骞.
利益·体制·改革[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88(1):66-71.
8
赵海忠.
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的实践[J]
.燧石,1998(1):46-48.
9
陈淑娟,龚平.
试论邓小平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基本特征[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4(2):12-15.
10
蒋淑晴.
邓小平对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历史贡献[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3):33-36.
被引量:2
中华儿女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