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余热发电技术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环保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低温余热发电的技术原理和特点,重点讨论了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组成、布置。分析了余热发电主要设备(余热锅炉、汽轮机、除氧器)设计要点和现状,以及低温余热发电的发展趋势。
作者
尹刚
吴方松
张立志
机构地区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出处
《电工文摘》
2012年第4期62-66,共5页
关键词
余热发电
技术特点
发展趋势
低温
分类号
TM617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4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8
1
陶云,陆海梅,陈新,陈俊.
浅谈闪蒸器在余热发电系统中的应用[J]
.工业锅炉,2009(6):39-40.
被引量:8
2
郑浩,汤珂,金滔,王金波,徐立俊,项靖麒.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研究进展[J]
.能源工程,2008,28(4):5-11.
被引量:68
3
王江峰,王家全,戴义平.
卡林纳循环在中低温余热利用中的应用研究[J]
.汽轮机技术,2008,50(3):208-210.
被引量:12
4
魏东红,陆震,鲁雪生,顾建明.
废热源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变工况性能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40(8):1398-1402.
被引量:40
5
胡滨海.
闪蒸技术在余热发电中的应用[J]
.电站系统工程,2004,20(5):53-54.
被引量:21
6
彭根南.
余热锅炉排烟温度参数优化[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26(7):91-93.
被引量:10
7
Marston C H.Parametric Analysis of the Kalina Cvcle. Journal of IJnnineerinn for Gas Turbines and Power . 1990
8
M A Rosen,R Tang,I Dinezr,et a1.Effect of stratification on energy and exergy capacities in ther-mal storage systems. Int.J.Energy Res . 2004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王坤,鲁雪生,顾安忠.
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发电技术浅析[J]
.低温工程,2005(1):53-58.
被引量:24
2
王恒,黄文春.
双工质循环机组在地热电厂的运用[J]
.四川电力技术,1995,18(4):20-24.
被引量:10
3
魏东红,鲁雪生,顾建明,陆震.
移动边界模型应用于废热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动态仿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40(8):1394-1397.
被引量:13
4
贺红明,林文胜.
基于LNG冷能的发电技术[J]
.低温与超导,2006,34(6):432-436.
被引量:26
5
顾伟,翁一武,曹广益,翁史烈.
低温热能发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热能动力工程,2007,22(2):115-119.
被引量:107
6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S].,..
7
霍光云,余热回收,1985年
8
团体著者,余热锅炉设计与运行,1982年
9
彭根南,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7年,4期,421页
10
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1991年
共引文献
134
1
周乃君,罗亮,王志奇.
铝电解烟气余热发电系统工质选择[J]
.轻金属,2010(4):61-64.
被引量:4
2
王智,于一达,韩中合,杜燕.
低温再热式有机朗肯循环的参数优化[J]
.热力发电,2013,42(5):22-29.
被引量:10
3
王国顺.
单压余热锅炉闪蒸技术的研究[J]
.电站系统工程,2005,21(5):19-21.
被引量:5
4
仝庆华,袁益超,刘聿拯,胡晓红.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技术研究现状[J]
.能源研究与信息,2006,22(4):208-213.
被引量:12
5
虞煜磊,罗莎,任强.
纯低温余热锅炉和热水闪蒸技术在余热发电项目中的应用[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07,23(6):60-62.
被引量:1
6
虞煜磊,罗莎,任强.
纯低温余热锅炉和热水闪蒸技术在余热发电中的应用[J]
.节能与环保,2007(11):32-34.
被引量:4
7
王学斌,赵钦新,惠世恩,徐通模,周屈兰.
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热工参数的设计优化[J]
.锅炉技术,2008,39(6):1-4.
被引量:7
8
王伟,吴玉庭,马重芳,刘林顶.
单螺杆膨胀机的初步试验研究[J]
.太阳能,2009(3):30-32.
被引量:18
9
王弢,林文胜,顾安忠.
利用LNG冷能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工质研究和变工况性能分析[J]
.化工学报,2010,61(S2):107-111.
被引量:15
10
赵力,王晓东,张启.
非共沸工质用于太阳能低温朗肯循环的理论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9,30(6):738-743.
被引量:42
同被引文献
22
1
毛德平,凌有铸.
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温度、湿度测控系统[J]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2):168-170.
被引量:18
2
顾伟,翁一武,曹广益,翁史烈.
低温热能发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热能动力工程,2007,22(2):115-119.
被引量:107
3
程竹静.我国现代电炉余热回收的发展趋势[N].世界金属导报,2010(2):23-24.
4
刘洋,吴成东,王青尧.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在水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12):51-55.
被引量:1
5
黄晓艳,王华,王辉涛.
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分析[J]
.工业加热,2009,38(3):22-24.
被引量:8
6
赵钦新,王宇峰,王学斌,惠世恩,徐通模.
我国余热利用现状与技术进展[J]
.工业锅炉,2009(5):8-15.
被引量:69
7
万航,李进.
铁合金生产中的节能——余热利用[J]
.甘肃冶金,2009,31(5):120-124.
被引量:3
8
张强,程培源,樊波,杨旭峰.
基于虚拟仪器的某型变频发电机组测试系统设计[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0):114-117.
被引量:2
9
李海燕,刘静.
低品位余热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困境和新策略[J]
.科技导报,2010,28(17):112-117.
被引量:49
10
尹刚,吴方松,张立志.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J]
.东方电气评论,2011,25(1):1-6.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5
1
李益,李行.
有色冶金行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及研究展望[J]
.创新科技,2014(8):26-27.
2
田树鹏,张波,霍红岩.
300MW汽轮机组负荷异常波动原因分析[J]
.内蒙古电力技术,2015,33(3):81-84.
被引量:2
3
路远.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32):18-20.
被引量:1
4
张浩.
余热蒸汽利用研究以及电力设计院与化工企业配合的思考[J]
.通讯世界,2020,27(2):170-171.
5
娄承芝,廖神海,张玉博,田浩.
低温热双循环发电机组检测实验台的研制[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5,42(2):165-169 22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霍红岩,秦成果,于海存,张谦.
汽轮机高压调节阀故障引起机组负荷突变原因分析[J]
.内蒙古电力技术,2020,38(2):26-28.
被引量:3
2
张强,孙博,张英,王行,刁云鹏,于晓辉,陈国勇,张来星.
一起机组负荷异常波动的分析与处理[J]
.吉林电力,2021,49(1):53-56.
3
张轩.
低温热能发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21(15):215-216.
1
尹刚,吴方松,张立志.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J]
.东方电气评论,2011,25(1):1-6.
被引量:13
2
边鹏马洪敬梁园斌.
电力自动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16(2):00127-00127.
3
高峰.
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与发展趋势探讨[J]
.轻工设计,2011(6):95-95.
4
余东明.
对智能电网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J]
.科技视界,2013(31):332-333.
被引量:5
5
王源.
电力自动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
.中国科技投资,2013(A32):157-157.
被引量:1
6
张伊.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探讨[J]
.广东科技,2014,23(8):48-48.
被引量:2
7
向阳.
变电检修发展趋势探讨[J]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5,34(12):118-118.
被引量:3
8
董渊.
继电保护装置与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探讨[J]
.硅谷,2015,8(3):76-77.
被引量:2
9
张跃宏.
微特电机技术发展趋势探讨[J]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7(2):19-20.
被引量:1
10
朱艳民.
新时期电气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探讨[J]
.智能城市,2016,2(4).
被引量:7
电工文摘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