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恨绵绵,为情所困--论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长恨歌》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反传统地将杨贵妃的形象正面化,扬弃百姓对唐明皇的理想化,描述了一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体现了诗人追求功利的淡化与艺术的深化。惟其绵绵"长恨"的亘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使此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作者
晏家春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5,共4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
长恨歌
爱情主题
民族文化心理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8
1
王昕.
“一篇长恨有风情”之“风情”涵义再讨论——兼谈《长恨歌》的主题[J]
.柳州师专学报,2008,23(2):41-44.
被引量:2
2
胡可先,文艳蓉.
白居易《长恨歌》爱情主题考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2):66-71.
被引量:21
3
张中宇.
白居易《长恨歌》结构研究述论[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90-94.
被引量:4
4
张中宇.
《长恨歌》感伤说辨证[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24(4):23-24.
被引量:1
5
张强,李建香.
新时期《长恨歌》主题研究述评[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77-82.
被引量:4
6
张中宇.
“一篇长恨有风情”考辨——兼及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2):148-151.
被引量:20
7
张玉发.
试谈《长恨歌》的主题思想[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6,12(3):230-230.
被引量:1
8
卞孝萱,刘维治.
从“千花百草无颜色”到“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新释之一[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52-5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74
1
陈慧敏.
李杨爱情的多重视角与《长恨歌》的多重意蕴[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1):91-96.
被引量:3
2
王军辉.
人之挽歌——《长恨歌》新解读[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9(3):58-62.
被引量:2
3
钟来因.
《长恨歌》的创作心理与创作契机[J]
.江西社会科学,1985,5(3):75-79.
被引量:9
4
陈允吉.
从《欢喜国王缘》变文看《长恨歌》故事的构成——兼述《长恨歌》与佛经文学的关系[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3):142-156.
被引量:16
5
王一娟.
从创作心理看《长恨歌》的主题[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4(3):52-57.
被引量:1
6
蹇长春.
《长恨歌》主题平议——兼论《长恨歌》悲剧意蕴的多层次性[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8(6):44-53.
被引量:10
7
马茂元,王松龄.
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2(1):87-97.
被引量:19
8
刘西建.
《长恨歌》主题思想新探[J]
.人文杂志,1982(4):114-117.
被引量:6
9
周煦良.
何妨对《长恨歌》重新评价——答李宗为先生[J]
.晋阳学刊,1984(4):78-79.
被引量:1
10
李宗为.
论杨贵妃的传说以及《长恨歌》之恨——与周煦良、俞平伯二位先生商榷[J]
.晋阳学刊,1982(2):100-10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40
1
杨晨雪.
白居易《长恨歌》情感投射探微[J]
.汉字文化,2019,0(24):52-52.
2
汤孟倩.
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爱情主题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8).
3
张中宇.
《长恨歌》“劝讽说”的实质及与讽谕各说的比较[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6):29-32.
4
张中宇.
《长恨歌》无主题说与泛主题说辨证[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6(4):47-48.
5
张中宇.
关于《长恨歌》的劝讽主题[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7(1):1-3.
6
龙祖胜.
浅析白居易对《长恨歌》的矛盾态度——兼与张中宇先生商榷[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7(3):4-6.
7
张兵,李桂奎.
一篇《长恨》有“婉讽”——评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103-105.
被引量:1
8
胡可先,文艳蓉.
白居易《长恨歌》爱情主题考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2):66-71.
被引量:21
9
张中宇.
评周相录的“逻辑”与“利刃”说[J]
.学术界,2008(4):94-101.
被引量:1
10
樊毓霖.
《长恨歌》主题辨析[J]
.阴山学刊,2009,22(2):14-1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6
1
刘丽娜,姜晓燕.
《雨霖铃》两个英译版本之对比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1):449-451.
被引量:11
2
李利红.
唐诗《春晓》的几种英译对比[J]
.科教文汇,2007(5):69-70.
被引量:2
3
师红强.
《长恨歌》的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意蕴[J]
.丝绸之路,2009(2):92-93.
被引量:1
4
杨朝红.
小议《长恨歌》的主题思想[J]
.作家,2009(8):131-131.
被引量:1
5
刘辉扬.
一篇《长恨》有风情[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0(4):45-49.
被引量:4
6
王用中.
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的创作[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7(2):55-59.
被引量:17
7
陈俊群.
浅谈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J]
.中国翻译,1994(2):12-14.
被引量:14
8
肖瑞峰.
一篇《长恨》有“风情”[J]
.齐鲁学刊,1983(4):73-76.
被引量:4
9
刘长典.
试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58-64.
被引量:3
10
下定雅弘.
战后日本白居易研究概况[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6(4):15-2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田莉.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的多义性[J]
.文学界(理论版),2012(7):163-163.
被引量:1
2
张丽丽.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之我见[J]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7):33-35.
3
潘伟利,孙雅琦.
《长恨歌》主题多样性的形成原因[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27-131.
被引量:4
4
王莹雪.
从叙事结构看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37-40.
5
迟子晗.
论电影《妖猫传》和长恨歌的关系[J]
.北方文学(中),2018,0(2):252-252.
被引量:1
6
于向辉,张艳存.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探析[J]
.邢台学院学报,2019,34(2):107-109.
被引量:2
7
刘娟,杨永春.
《长恨歌》中外英译对比研究[J]
.海外英语,2020(20):68-69.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潘伟利.
岑参“风掣红旗冻不翻”发隐[J]
.保定学院学报,2015,28(4):102-105.
被引量:1
2
王莹雪.
从叙事结构看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37-40.
3
李德平.
情感叠加在《长恨歌》中的艺术表达[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2):56-59.
被引量:1
4
于向辉,张艳存.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探析[J]
.邢台学院学报,2019,34(2):107-109.
被引量:2
5
邓文睿.
基于《长恨歌》浅析唐代宫廷文化生活[J]
.北方文学,2019,0(30):40-42.
6
张盈珍,闵泽平.
经典爱情故事的演变对社会文化学的诠释[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2):161-163.
7
侯思瑶.
以叙事学探究《长恨歌》与《梧桐雨》的主旨差异[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5):124-126.
8
毛小芬.
解读《长恨歌》白居易的“符离之恋”[J]
.语文建设,2016(4X):49-50.
1
康丽雯.
关于那片“白桦林”[J]
.电影文学,1991(4):36-37.
2
全红.
为何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淡淡的忧伤”的寂寞源头[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4):73-74.
3
杨再喜.
剖析汉魏六朝诗文中的爱情主题[J]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2):29-30.
4
迟子建.
亘古长存的萤火[J]
.党课,2016,0(10):62-63.
5
魏新.
一小留神,被千古吟唱[J]
.看历史,2013(9):54-55.
6
余乐涵.
似水光阴[J]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7,0(4).
7
王天亮.
英魂长存天地间[J]
.生态文化,2013(4):40-41.
8
孟亚梅.
浅议《长恨歌》的爱情主题[J]
.青年文学家,2014,0(9Z):48-48.
9
郭永旺.
忙碌的跨年夜[J]
.资源导刊,2016,0(2):58-58.
10
刘墉.
请别出声[J]
.时代发现,2014(1):41-41.
中华文化论坛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