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华鳖的人工繁殖试验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进行的中华鳖人工繁殖试验,主要是通过对中华鳖亲鳖场的选址修建、亲鳖的选购、亲鳖的饲养管理、掌握亲鳖发情交配产卵、鳖卵的收集、检查鳖卵的受精情况及鳖卵的孵化等环节来开展工作,并取得了成功。中华鳖卵的受精率达到了90%以上,孵化率达到了85%以上,孵化出壳的稚鳖成活率达93%以上。
作者
罗琴英
柏韦军
朱瑜
机构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进德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百朋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学校
出处
《养殖与饲料》
2009年第3期15-17,共3页
Animals Breeding and Feed
关键词
中华鳖
人工繁殖
试验
分类号
S96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作者简介
罗琴英,女,1972年生,中专,助理水产工程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4
1
朱道玉.
稚鳖的性别鉴定[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5):518-520.
被引量:4
2
董在杰,袁新华,缪为民.
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及其研究方法综述[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24(6):74-79.
被引量:12
3
祝茜,周才武,王金星.
中华鳖人工孵化的研究[J]
.动物学杂志,1994,29(2):43-46.
被引量:6
4
南平,杜启艳,燕帅国,常重杰.
温度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性腺分化的影响和CYP19a基因的克隆与时空表达[J]
.中国水产科学,2005,12(4):407-413.
被引量:16
5
张兆华.
鳖卵孵化技术的改进[J]
.中国饲料,1996(19):36-37.
被引量:1
6
李明锋,蔡建中,潘志远.
池塘轮虫增殖技术[J]
.内陆水产,1996,22(3):20-20.
被引量:2
7
胡贤江,鲁斌,方序文,戴维国,周传海.
中华鳖人工仿野生养殖试验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1-51.
被引量:3
8
Liu J,Chen S.The temperature and other factor influence to fetation of Trionyx sinensis[J].J Hunan Nor Uni,1982(1):67-73.
9
丁汉波.发育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0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
2
1
巫旗生,王晓清,曾亚英,马晓,何横忠.
孵化温度对中华鳖性别分化的影响[J]
.饲料博览,2011,21(2):42-44.
被引量:8
2
王佩,罗志嘉,王晓清.
中华鳖受精卵孵化技术[J]
.水产研究,2017,4(2):44-4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朱阿莉,史燕,朱新平,魏成清,李伟,段爱丽.
温度对中华鳖胚胎发育和初生幼体形态特征及活动能力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3,32(3):303-307.
被引量:6
2
任琴,雷思佳,付秋霞,戴少波,蔡妍琳.
中华鳖胚胎发育的观察及温度对胚胎发育速度的影响[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40-44.
被引量:2
3
郑露,蒋业林,程云生,侯冠军,王芬,季索菲,王佳佳,李翔.
中华鳖高雄性率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6):15-17.
4
熊钢,周先文,马晓,曾丹,陈贞年,康骊,王晓清.
中华鳖GHITM cDNA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
.渔业科学进展,2019,40(6):173-179.
5
陈嘉倩,方鑫园,卜伟绍,樊晓丽.
浙江云和地区繁殖后中华鳖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J]
.丽水学院学报,2020,42(2):39-44.
被引量:1
6
王利华,张英萍,邹桂伟,许德高,凌晨,梁宏伟.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中华鳖淮河品系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3):134-141.
被引量:3
7
王利华,张英萍,凌晨,邹桂伟,梁宏伟.
中华鳖胚胎发育与胚胎分期[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9):152-158.
被引量:3
8
陈贞年,王晓清.
龟鳖类的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进展[J]
.水产学杂志,2019,32(2):61-66.
被引量:2
1
柏韦军,朱瑜.
中华鳖的人工繁殖[J]
.水产养殖,2009,30(2):14-16.
被引量:1
2
袁志明,何丙霞.
中华鳖卵出苗率的预测方法[J]
.科学养鱼,1996,18(4):24-25.
被引量:2
3
郑宝钳,郑石光.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几项技术措施[J]
.闽东农业科技,1996(1):55-56.
4
李传武.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
.内陆水产,1996,21(7):22-22.
5
潘学强,吴邦亮.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饲养管理技术[J]
.重庆水产,2000(2):38-39.
6
罗华卿.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饲养管理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1999(19):29-29.
7
张锡.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措施[J]
.水产科技,1995(2):35-36.
8
王志迁.
如何提高稚鳖成活率[J]
.专业户,1995(5):29-29.
9
陈彬,孙云芳.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技术关键[J]
.科学养鱼,1998,20(3):26-26.
被引量:1
10
袁志明,何丙霞.
在人工养殖和繁殖条件下中华鳖卵的出苗率预测方法初步研究[J]
.河北渔业,1996(6):11-13.
养殖与饲料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