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动与多动症的鉴别——由一个多动症案例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多动症是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常常碰到又容易混淆的问题。许多中小学的心理老师也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同样多动的孩子,哪些才是多动症呢?事实上,引发儿童多动行为的内在因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也略有不同。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咨询经验,试图通过以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谈谈对多动症诊断与鉴别中常见问题的几点思考与做法。
作者
陈伟伟
机构地区
浙江教育学院心理系
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0,共3页
People's Education
关键词
多动症
案例
鉴别
咨询过程
临床表现
中小学
心理
学校
分类号
R749.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1
杨凌燕.
她为什么放弃了小文——一个多动症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4(12):87-92.
被引量:4
2
辛涛.
儿童多动症的矫治模式[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1):61-64.
被引量:8
3
董奇.
论儿童多动症的几个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1-8.
被引量:14
4
张瑶,宋维真,崔秋耕.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评定和家庭因素的关系[J]
.心理学报,1986,18(4):371-379.
被引量:14
5
晖亮.
怎样识别孩子是否患多动症[J]
.新农村,2004(10):27-27.
被引量:1
6
石晓辉.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作用策略[J]
.中国特殊教育,2007(8):8-11.
被引量:21
7
许莉娟.
请不要漠视我——关注课堂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J]
.基础教育,2008,5(5):12-16.
被引量:2
8
石茂林.
情绪障碍儿童的融合教育[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0):160-16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高云.
“多动”儿童的教育方式探讨[J]
.新课程(教研版),2012(10):104-10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余冰.
好动学生的教育艺术[J]
.教育观察,2016,5(8X).
1
刘燕.
父母,该给孩子什么?[J]
.心事,2014(8):156-156.
2
许贵元.
警惕换届干部“多动症”[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06(6):34-34.
3
徐宏波.
论转型期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J]
.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4(3):21-24.
4
仇乔石.
心理咨询中隐私权的保护[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2):216-216.
5
我的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J]
.党课,2010(1):111-113.
6
毛伊莹,全利强(指导老师).
父女条约[J]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2009(4):14-14.
7
徐岫茹.
您会给孩子建立成长档案吗[J]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13(4):30-31.
8
末末,绿茶.
画一幅爱与被爱的地图[J]
.幸福(上),2011(1):62-63.
9
患“多动症”的干部宜“静养”[J]
.党员生活(湖北),2011(8):63-63.
10
只有你能欣赏我[J]
.女性天地,2004,0(12):17-17.
人民教育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