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06-2007年广西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细菌性痢疾(菌痢)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评价预防控制效果,为今后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07年广西菌痢暴发疫情的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6-2007年广西共暴发菌痢疫情9起,集中在农村村屯和乡镇学校,其中学校5起;暴发时间为3-12月,无明显季节性;病例症状以发热、腹痛和腹泻为主;病原以福氏志贺菌为主(主要为2 a型),其次为宋内志贺菌;传播途径仍以经水传播为主。结论广西菌痢暴发疫情仍处于较高的散发水平,农村和学校是菌痢暴发的高危地区;今后需加大农村地区改水、改厕及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力度,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控制菌痢暴发疫情的发生。
出处 《华南预防医学》 2009年第1期41-42,共2页 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24

共引文献94

同被引文献35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