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肃出土的隋唐胡人俑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甘肃省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咽喉,独特的地理位置使甘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经通道。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秦安、天水、庆城和山丹,发现了许多三彩、石雕和青铜质地的胡人俑,他们大多衣着华丽,特色鲜明。笔者综合甘肃省内各博物馆收藏的隋唐胡人俑,择其重要者介绍如下。
作者
林健
机构地区
常州博物馆研究馆员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9,共9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甘肃省
胡人
隋唐
古丝绸之路
出土
中西文化交流
地理位置
博物馆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12
同被引文献
13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1
张卉英.
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J]
.考古,1992(1):46-54.
被引量:66
2
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2(1):47-57.
被引量:122
3
朱全升,汤池.
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4(4):1-9.
被引量:147
共引文献
312
1
沙武田.
隱諱的絲路圖像——胡旋女在胡旋舞考古遺存中缺失現象探微[J]
.中古中国研究,2020(1):109-156.
2
曾丽荣.
隋唐时期入华粟特男子世俗服饰与中华文化认同——以隋唐时期入华粟特人墓葬资料为中心[J]
.西域研究,2021(2):155-165.
被引量:1
3
施尔乐.
遮蔽与袒露之间——图像资料中的北朝着装形象探析[J]
.形象史学,2021(2):157-174.
4
王雁卿,伍雅涵.
北朝的马具与马饰[J]
.西部考古,2020(1):141-162.
5
刘绎一.
北朝畏兽类形象溯源[J]
.西部考古,2019(2).
6
刘婷.
邺城研究述评[J]
.西部考古,2019(2).
7
孙晓峰.
北朝晚期至隋唐之际中亚胡人在秦州活动考述——以麦积山石窟为中心[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4):16-25.
8
杨瑾.
河南隋唐墓葬俑像所谓“披袍”与区域文化互动交流[J]
.唐史论丛,2024(1):172-199.
9
苏碧山.
浅谈陶瓷釉上彩的传承与创新[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55(9):46-47.
被引量:2
10
杨雨寒.
入华粟特人墓葬中的狩猎图像及其审美观念[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2):393-409.
同被引文献
138
1
韩旭辉,乔洪,吕轩,唐琴,胡雅娴.
从长安到奈良:唐代男子半臂新考[J]
.装饰,2022(12):118-123.
被引量:5
2
赵丰.
从陵阳公样到皇甫新样:慕容智墓和热水一号大墓出土唐式纬锦比较研究[J]
.装饰,2022(12):15-22.
被引量:4
3
苗亚婻.
唐慕容智墓出土大象纹荒帷考论[J]
.形象史学,2022(4):112-122.
被引量:2
4
张伟,田小刚,魏彦飞,刘兵兵,陈国科.
甘肃武威慕容智墓出土银壶制作工艺研究[J]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2(4):90-100.
被引量:3
5
张伟,田小刚,魏彦飞,刘兵兵.
武威市天祝县慕容智墓出土铁铠甲锈蚀情况分析[J]
.草原文物,2022(2):98-108.
被引量:1
6
刘栋(文/图).
盛唐酒泉西沟一号墓中的“乐伎模印砖”解读[J]
.中国民族美术,2021(3):55-59.
被引量:2
7
刘兵兵,陈国科,沙琛乔.
唐《慕容智墓志》考释[J]
.考古与文物,2021(2):87-93.
被引量:27
8
沙武田,陈国科.
武威吐谷浑王族墓选址与葬俗探析[J]
.考古与文物,2021(2):79-86.
被引量:17
9
陈国科,刘兵兵(文/摄),赵亚君(图/摄),王晨达,沙琛乔,张伟,王山,无.
甘肃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2021(2):15-38.
被引量:41
10
徐弛.
蒙古国巴彦诺尔壁画墓墓主人考[J]
.暨南史学,2020(1):1-1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9
1
孙晓峰.
北朝晚期至隋唐之际中亚胡人在秦州活动考述——以麦积山石窟为中心[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4):16-25.
2
郭建设,郭颖.
华戎兼采 舞动四方 焦作市博物馆藏胡腾舞蹈木俑初探[J]
.收藏家,2010(2):65-69.
3
冯培红.
丝绸之路陇右段粟特人踪迹钩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6(5):54-70.
被引量:15
4
杨瑾.
甘肃唐代墓葬出土胡人形象:基于丝绸之路的再考察[J]
.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1-7.
被引量:2
5
徐弛.
蒙古国巴彦诺尔墓、仆固乙突墓中的随葬俑对比研究[J]
.草原文物,2021(1):85-97.
6
缪泌芸,夏滟洲.
从舞筵图样看唐代流行粟特乐舞的基本形象[J]
.人民音乐,2021(7):73-79.
7
吕千云,赵其旺.
北齐、唐代女性盘辫发式源流研究[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1):80-89.
被引量:2
8
吕千云,赵其旺.
北齐、唐代袍服局部装饰织物源流研究[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3(10):63-75.
被引量:1
9
沙琛乔,杨婕.
河西地区唐墓考古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丝绸之路,2023(4):158-17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魏军刚.
中古济阴鹿氏研究——以世系、郡望、族属为中心考察[J]
.西北民族论丛,2019(2):23-36.
被引量:1
2
孙杰.
吐谷浑木棺装饰图像多元文化考论[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2):336-349.
3
韩树伟.
冯培红《敦煌学与五凉史论稿》评介[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1):480-483.
被引量:1
4
徐津.
镌石为金——安伽石棺床与一位入华粟特移民的文化认同[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1(1):121-133.
5
赵凌飞.
“一带一路”史研究综述[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8,0(1):89-102.
被引量:2
6
米海萍.
从柴达木盆地出土文物看古代青海丝绸之路的地位[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2(6):94-101.
被引量:1
7
杨瑾.
甘肃唐代墓葬出土胡人形象:基于丝绸之路的再考察[J]
.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1-7.
被引量:2
8
刘晓伟.
胡旋:从粟特乐舞到宫廷燕乐[J]
.艺术评论,2020(1):68-87.
被引量:3
9
杨瑾.
新全球史视角下的“长安与敦煌”研究现状与展望[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4(5):89-97.
被引量:1
10
樊军,王洋洋.
宁夏固原发现的萨珊银币及相关问题研究[J]
.中原文物,2020(6):106-111.
被引量:4
1
朱微巨.
三十余年觅句成[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10(2):7-7.
2
林健.
于肃馆藏隋唐胡人俑服饰辨析[J]
.陇右文博,2007(2):25-30.
3
许海军.
山丹峡口古城考述[J]
.丝绸之路,2012(16):45-46.
被引量:1
4
白钰群.
劫国与天山丹渠谷[J]
.文史知识,2010(2):106-110.
5
徐文堪.
粟特研究的最新创获——读《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J]
.社会科学,2006(8):192-192.
6
马晓玲.
中古时期入华粟特人墓葬的发现与研究[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5(3):35-42.
被引量:1
7
王文元.
山丹大佛寺:丝绸之路上的大佛之谜[J]
.丝绸之路,2017,0(9):25-28.
8
魏佩.
“国宝档案”踏寻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历史遗迹[J]
.收藏界,2014(1):143-143.
9
杨献平.
山丹山丹,焉支焉支[J]
.丝绸之路,2007(10):53-55.
10
谢继忠,寇克红,吴浩军.
甘肃民乐发现的清代抄本《谢氏家谱》考述——河西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之一[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2):54-55.
被引量:1
文物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