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中药制剂现代化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列举中药汤剂、针剂及外敷制剂等试述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形式与可行性。中药制剂现代化的总思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剂型,创制新式剂型,提高临床疗效。容纳现代科学技术是继承发展中医理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
裴广柱
刘春山
机构地区
山东省莱州市中医医院
山东省莱州市妇幼保健院
出处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第6期716-718,共3页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
关键词
中药制剂
中医理论
整体观念
现代科技
新式剂型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曹春林 等.中药制剂注解[J].1993,2:1-2.
2
荣淑玉.对提高中药煎剂质量的探讨[J].中国药房,1997,8(3):142-142.
3
刘强,周莉玲.
黑膏药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中成药,1997,19(9):38-40.
被引量:12
4
洪筱坤,王智华.
色谱指纹谱在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应用[J]
.中成药,2001,23(3):157-159.
被引量:60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沈祖襄,徐建春,许正生,顾正阳,巢建国.
对某一传统膏药成分的初步分析[J]
.中成药,1985(7):31-33.
被引量:1
2
章臣桂.
黑膏药粘度与所用油的品种及质量关系的研究[J]
.中成药,1985(2):10-11.
被引量:3
3
刘崇文.
对铅硬膏制剂工艺的探讨[J]
.中成药,1984(3):7-7.
被引量:1
4
张建宝,陈馥馨.
炸料温度对川乌生物碱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9):541-543.
被引量:2
5
洪筱坤,王智华,李旭.
HPLC-相对保留值指纹谱法鉴别大黄[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1):650-652.
被引量:44
6
陈馥馨,杨桦,张建宝,刘雪峰,王孝.
膏药工艺质量的研究——3.膏药原料油质量的研究[J]
.中成药,1989,11(3):2-4.
被引量:2
7
陈馥馨,杨桦,欧阳东,王孝.
应用WQD-I型滴点·软化点测定仪测定中药膏药软化点的研究[J]
.中成药,1989,11(5):8-10.
被引量:2
8
赵洪武,金枝,沈子龙.
如意金黄散黑膏药制备工艺改进及临床疗效观察[J]
.中成药,1995,17(8):4-6.
被引量:15
9
洪筱坤 王智华 等.柴胡属19种植物挥发油的气相色谱-相对保留值指纹分析[J].药学学报,1998,23(11):839-845.
10
洪筱坤 王智华.气相色谱-指纹谱研究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J].中成药,1988,10(6):39-40.
共引文献
79
1
于桂兰.
汤剂煎煮时间与疗效[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0).
被引量:14
2
王夏炎.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04,35(7).
被引量:18
3
白雪梅,吴健翎,罗强,贾天军,王德宝.
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
.中成药,2004,26(7):521-524.
被引量:20
4
应军,苏流坤.
鱼腥草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
.中药材,2004,27(10):737-738.
被引量:5
5
李永国,王峥涛.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数据处理与指标[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1):15-19.
被引量:8
6
唐良平.
21世纪是中药透皮制剂蓬勃发展的时代[J]
.药品评价,2005,2(1):4-6.
被引量:3
7
陈强.
荆花胃康胶丸的GC指纹图谱研究[J]
.海峡药学,2005,17(1):58-60.
被引量:1
8
李永吉,蔡亚平,车欣颖.
心肌康注射液丹参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标准[J]
.中医药信息,2005,22(3):68-69.
9
关延彬,李永吉,李秋红.
HPLC法测定复方黄芪注射剂中两种黄酮苷的含量[J]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29-1330.
10
邹纯才,方洪壮,刘娟,鄢海燕.
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上的局限性[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28(4):93-94.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
1
张文康.中医方剂现代研究(上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261-268.
引证文献
1
1
蒋时红,刘燕.
浅析中药药剂学和方剂学的关系[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59-16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孙凯.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趋向探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4):128-129.
被引量:3
2
白仲梅.
探讨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的关系[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126-128.
3
王锐,王艳宏,杨志欣,管庆霞,吕邵娃,刘艳,李永吉.
以传承为导向的中药药剂学综合性实验课构建与思考[J]
.中医药导报,2016,22(11):119-120.
被引量:5
4
王玲,向楠.
基于《中国药膳大辞典》的药膳饮方组方规律研究[J]
.护理研究,2024,38(2):207-215.
5
朱丽丽,高祎婷.
以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J]
.广东化工,2024,51(20):208-209.
被引量:2
6
李鹏.
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关系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1):30-31.
被引量:1
1
贾阳,谢予朋,靳英华.
生物技术药物的剂型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11,20(15):88-89.
2
文世伟,黄跃洲,许静.
试论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及策略[J]
.中国药房,2008,19(27):2157-2158.
被引量:9
3
李春媛.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分析[J]
.首都医药,2009,16(12):30-31.
被引量:5
4
吴亚敏,彭礼飞.
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医学综述,2006,12(14):882-883.
被引量:1
5
马丙祥,董宠凯.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
.中国药房,2014,25(7):663-665.
被引量:319
6
蒋利,郝晶安,宋选宗.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应采取的措施[J]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6):637-637.
被引量:1
7
王印,刘会琴.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9):18-18.
被引量:1
8
汪宝树.
辐射于人,福祸兼施[J]
.科学养生,2006(7):52-53.
9
李桂芹,杜瑞玲,刘广炼,窦连成,肖春燕.
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J]
.临床医学,2001,21(11):47-48.
被引量:1
10
元新华,杨守东,杜艳红.
人参合理用药简述[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4(2):76-77.
被引量:6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