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中国现代叙事诗的现代传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现代叙事诗的现代传达策略主要有情绪型和象征型两大类目。本文在科学厘定情绪型现代叙事诗和象征型现代叙事诗学理内涵的基础上,借助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叙事诗文本的深刻剖析与诠释,对中国现代叙事诗30年图景中关涉现代传达策略部分作一系统观照和考察,以期在更为理性的层面上为中国现代叙事诗的现代性正名。
作者 韦良
机构地区 太湖文化研究所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7-210,共4页 NingXia Social Sciences
作者简介 韦良(1978-),男,浙江湖州人,文学硕士,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分院讲师,湖州市写作学会秘书长,太湖文化研究所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诗歌和江南地域文化。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茅盾.叙事诗的前途//茅盾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 2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诗话[M].1917-1927,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 3冯至.外来的养分[J].外国文学评论,1987(2):3-8. 被引量:33
  • 4谢冕.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4):45-47. 被引量:18
  • 5艾青.诗论·形象//艾青全集(第三卷)[M].北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
  • 6艾青.诗论·为了胜利//艾青全集(第三卷)[M].北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