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异株克生现象在杂草防治和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异株克生是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它既存在于不同杂草种群之间,也存在于杂草与作物之间,还存在于杂草同种不同个体或作物与作物之间。阐述了异株克生现象的原理,总结了异株发生现象在杂草防治和农业上应用的途径和意义,并针对异株发生现象的弊端,提出了应对措施。
作者
何娜
机构地区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0期137-139,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异株克生现象
杂草防治
应用
分类号
S451.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98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2
1
王利文,潘志华.
农作系统内异株克生现象研究的进展[J]
.作物杂志,1999(1):3-5.
被引量:8
2
周淑清,黄祖杰,阿荣.
狼毒异株克生现象的初步研究[J]
.中国草地,1998(4):52-55.
被引量:35
3
李善林,由振国,李孙荣,张丽.
小麦提取物对反枝苋、繁缕生长的化感效应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1996,12(4):168-170.
被引量:25
4
马永清,韩庆华.
不同玉米品种对麦秸覆盖引起的生化他感作用的差异性分析[J]
.生态农业研究,1993,1(4):65-69.
被引量:28
5
李宝平,苏仙绒.
试谈植物相生相克效应的应用[J]
.运城学院学报,1994,15(4):23-24.
被引量:3
6
宋君.
植物间的他感作用[J]
.生态学杂志,1990,9(6):43-47.
被引量:107
7
李立新,崔岩,李怀忠.
浅谈森林植物间的异株克生现象[J]
.防护林科技,2004,17(5):73-74.
被引量:2
8
黄冬如.
异株克生现象在杂草防治中的应用及展望[J]
.广西植保,2008,21(1):16-18.
被引量:1
9
房义福,刘元铅,徐迎春,王开芳.
植物天然活性物质对有害生物的防御作用及其开发利用前景[J]
.山东林业科技,1997,27(S1):77-79.
被引量:2
10
郭永霞,孔祥清.
转基因技术在杂草防除中的应用及展望[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16(4):23-2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房义福,刘元铅,徐迎春,王开芳.
植物天然活性物质对有害生物的防御作用及其开发利用前景[J]
.山东林业科技,1997,27(S1):77-79.
被引量:2
2
李立新,崔岩,李怀忠.
浅谈森林植物间的异株克生现象[J]
.防护林科技,2004,17(5):73-74.
被引量:2
3
郭永霞,孔祥清.
转基因技术在杂草防除中的应用及展望[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16(4):23-26.
被引量:4
4
马永清,韩庆华.
不同玉米品种对麦秸覆盖引起的生化他感作用的差异性分析[J]
.生态农业研究,1993,1(4):65-69.
被引量:28
5
周淑清,侯天爵,黄祖杰.
狼毒水浸液对几种主要牧草种子发芽的影响[J]
.中国草地,1993,15(4):77-79.
被引量:29
6
李绍文.
生态生物化学(二):高等植物之间的生化关系[J]
.生态学杂志,1989,8(1):66-70.
被引量:56
7
李香菊,王贵启,白素娥,李秉华.
免耕夏玉米田大龄杂草发生、危害与防除[J]
.河北农业科学,1995(1):22-24.
被引量:10
8
李善林,由振国,李孙荣,张丽.
小麦提取物对反枝苋、繁缕生长的化感效应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1996,12(4):168-170.
被引量:25
9
James C. Global Statues of Commercialized Transgenic Crops: 2001 [J]. ISAAA Briefs, 2001,(24):30-33.
10
Berbe B.A.,Allelopethy: A biotechnological-agrochemical approach[J].Am. Chem. Soc. Symp. Ser., 1987,(330):56-58.
共引文献
198
1
别智鑫,张国贞,蔡永社,贺立虎.
核桃青皮化感物质初提溶剂的选择[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5-8.
2
高承芳,任丽花,徐国忠,翁伯琦.
山地果园套种牧草化感作用研究进展与若干启示[J]
.福建果树,2007,25(4):43-47.
被引量:1
3
别智鑫,翟梅枝,贺立虎,王婷,景炳年.
核桃青皮水提液对小麦和三叶草的化感作用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6):108-110.
被引量:29
4
赵彩霞,翟梅枝,王伟,别智鑫.
核桃青皮的化感作用 Ⅰ次生物质对几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6):121-124.
被引量:22
5
姚拓,寇建村,刘英.
狼毒栅锈病调查及其用于控制狼毒的初步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142-144.
被引量:15
6
李大伟,贾庆利,巩振辉.
植物化感作用在蔬菜作物上的表现及其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2004,50(4):40-42.
被引量:20
7
张强,郝双红,马志卿,冯俊涛,张兴.
38种植物除草活性研究初报[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3):95-98.
被引量:22
8
赵成章,樊胜岳,殷翠琴.
喷施灭狼毒治理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技术研究[J]
.草业学报,2004,13(4):87-94.
被引量:18
9
黄世典.
森林植物的异株克生及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J]
.福建林业科技,1993,20(4):51-54.
10
史志诚,王亚洲.
中国西部草地重要有毒植物研究的新进展[J]
.动物毒物学,2004,19(1):3-6.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34
1
吴海荣,强胜,林金成.
南京市春季外来杂草调查及生态位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1):2061-2068.
被引量:40
2
郭永霞,孔祥清.
转基因技术在杂草防除中的应用及展望[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16(4):23-26.
被引量:4
3
林海,王存纲.
农田系统抑制杂草的生态学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73-1273.
被引量:4
4
高玲.
利用植物它感作用除治杂草[J]
.天津农业科学,1995,1(2):46-47.
被引量:13
5
刘迎,王金信,李浙江,董晓雯,隋标峰.
植物化感作用在农田杂草防除中的应用[J]
.杂草科学,2005,23(4):6-9.
被引量:19
6
魏守辉,强胜,马波,韦继光,陈建卫,吴建强,谢桐洲,沈晓昆.
长期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06,30(1):9-16.
被引量:63
7
卢娟,肖黎丽.
农田杂草种子库与除草策略[J]
.辽宁农业科学,2006(2):57-59.
被引量:9
8
羌松,魏建华,贾玉华,马东梅,阿依努尔.
48%氟乐灵EC防除新疆地膜棉田杂草效果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B06):194-198.
被引量:10
9
白勇,王晓燕,胡光,张有度.
非化学方法在农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J]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4):191-196.
被引量:18
10
刘政,李保成,宋庆平.
新疆滴灌棉田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0):78-7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崔建平,田立文,林涛,徐海江,郭仁松.
膜下滴灌棉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特点的初步研究——以阿瓦提县为例[J]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5):799-803.
被引量:7
2
马钢,侯宪东,张阳阳.
农田生态系统杂草生态控制策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37-4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张学坤,惠慧,林克剑,刘政,赵静,孙艳,董芳,徐冬冬.
田旋花对7种土壤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测定及其防除药剂筛选[J]
.中国棉花,2016,43(5):14-17.
被引量:2
2
张学坤,惠慧,赵静,林克剑,冯丽凯,刘政,孙艳,王振辉.
新疆棉田田旋花对二甲戊灵的耐药性测定[J]
.农药,2017,56(7):542-545.
被引量:21
3
何海娟,张玉栋,王俊刚.
脱叶前防除田旋花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技,2018(5):5-8.
4
王颖,王兰,马艳,任相亮,胡红岩,姜伟丽,马亚杰,马小艳.
4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不同生育时期田旋花的防除效果[J]
.中国棉花,2019,46(6):16-19.
被引量:5
5
张航,林宁,陈利,付开赟,金平,刘恩良,高海峰.
荒漠绿洲区甘薯田杂草组成及其群落特征[J]
.新疆农业科学,2019,56(11):2079-2089.
6
范伟彦,杨德松.
脱叶剂第二次施药混配草甘膦异丙胺盐对棉田田旋花防效及对棉花产量构成、品质的影响[J]
.中国棉花,2020,47(4):4-7.
被引量:2
7
陈学深,方贵进,马旭,蒋郁,齐龙,黄柱健.
基于线性自抗扰的稻田除草对行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6):19-27.
被引量:9
8
陈诗卉,王艮梅,王宏伟,姜锦林,单正军,续卫利.
利谷隆对穗状狐尾藻的毒性影响[J]
.农药,2020,59(5):352-356.
被引量:1
9
陈学深,黄柱健,马旭,齐龙,方贵进.
水稻机械除草避苗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51(1):386-396.
被引量:9
10
李敏华,董永义,郭园,庄得凤,杨恒山.
玉米田杂草综合防控措施探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6(1):77-83.
被引量:7
1
李香菊,李秉华.
植物异株克生及其在杂草防除中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1998,2(4):5-8.
被引量:8
2
黄冬如.
异株克生现象在杂草防治中的应用及展望[J]
.广西植保,2008,21(1):16-18.
被引量:1
3
周淑清,黄祖杰,阿荣.
狼毒异株克生现象的初步研究[J]
.中国草地,1998(4):52-55.
被引量:35
4
王淑霞.
抛秧栽培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4,26(5S):127-127.
被引量:4
5
刘志芳,НАУМОВГ.Ф..
异株克生因素对生物固氮的作用[J]
.土壤通报,2000,31(3):119-121.
6
冯文煦.
杂草的株克生现象[J]
.杂草学报(内刊),1990,4(4):46-48.
被引量:7
7
余柳青,徐正浩,郭怡卿,许胡兰.
水稻对无芒稗的异株克生研究初报[J]
.杂草科学,2001,19(1):2-4.
被引量:5
8
朱德峰.
水稻异株克生作用──稻田杂草防治新途径[J]
.中国稻米,1996(6):34-34.
被引量:10
9
韩淑君,鲁振勇.
我国玉米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5,35(4):94-94.
被引量:11
10
姚景珍,张建诚,席吉龙.
2010年运城市小麦晚霜冻的危害及防补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172-173.
被引量:6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