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兴"是先秦经师为阐发《诗经》的经典意蕴创造的一个概念,《毛诗传》是今存使用这个概念最早、最完整并带有原创性的注本,是兴意赖以界定的事物本身。魏晋以降的研究者,则从经学的视野中走出,游离开事物本身,从概念出发,以"兴"字的基本内涵为逻辑起点,希图还原《诗》学之兴的原初意义,其结果是在一次次的还原努力中,越来越背离了《诗》兴初义。将"经学之兴"变为"文学之兴"、"文化之兴",延伸到了哲学、美学、宗教、神话诸领域。就《诗经》研究而言,"经学之兴"才是《诗》兴的本真。而"文学之兴"、"文化之兴",则是在对《诗》兴本义的还原与背离中产生出的新概念,是"兴"之研究的发展。但是如果以此种新概念来规范"经学之兴",并认为"经学之兴"扭曲了"兴"之本义,那则就本末倒置了。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8,共9页
Literar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