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延胡索与其伪品的鉴定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延胡索与其两种伪品在性状、显微、薄层、紫外光谱等方面进行了鉴别研究。
作者
曹谷珍
倪萍
机构地区
江苏省盐城市药品检验所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626-628,共3页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关键词
延胡素
鉴别
伪品
分类号
R282.710.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45
1
金文英,谢云龙,程存归.
直接鉴别延胡索及其伪品的FTIR-主成分分析法研究[J]
.分析试验室,2003,22(z1):242-244.
被引量:1
2
王捷,刘宗河,焦爱军.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金蒲片中延胡索乙素含量[J]
.广西医学,2004,26(12):1770-1772.
被引量:14
3
程存归,应桃开.
导数FTIR结合统计学法应用于中药延胡索质量控制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1):36-38.
被引量:22
4
房方,丁选胜.
延胡索药材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19(1):54-56.
被引量:20
5
田进国,娄红祥,任健,高彦慧,许欣荣.
三十种药材对照品红外光谱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1):24-28.
被引量:47
6
魏凤环,张佳佳,张璐.
夏天无与延胡索的红外光谱法鉴别[J]
.中药材,2006,29(5):439-440.
被引量:5
7
成则丰,李丹婷,李花琼,程存归.
FTIR聚类分析结合差热分析法应用于中药材延胡索表征的研究[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42(8):601-603.
被引量:19
8
张佳佳,戴静波.
TLC法鉴别夏天无和延胡索药材[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6):25-25.
被引量:4
9
李先端,马志静,毛淑杰.
不同品种醋制延胡索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J]
.中药材,2007,30(2):144-146.
被引量:9
10
王海南.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5):268-270.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8
1
杨成俊.
延胡索与其伪品板栗的鉴别[J]
.中国药师,2008,11(2):230-231.
被引量:4
2
赵君颖.
延胡索及其伪品薯蓣零余子的鉴别[J]
.光明中医,2008,23(10):1610-1610.
被引量:1
3
汪群红.
延胡索的生药学鉴定[J]
.海峡药学,2008,20(12):68-69.
被引量:2
4
王海英.
延胡索与同属其他植物的鉴别[J]
.中国药业,2009,18(20):70-71.
被引量:5
5
崔艳.
延胡索与其四种混淆品的鉴别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3):17-19.
被引量:3
6
林武霖,王如伟,孙柳燕.
延胡索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1,42(2):409-412.
被引量:20
7
王凤珍.
延胡索的真伪优劣检定[J]
.中草药,2002,33(10):952-953.
被引量:2
8
程存归,孙跃宗.
延胡索及其伪品的FTIR直接鉴别[J]
.中草药,2002,33(12):1125-112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Ⅱ)[J]
.分析试验室,2004,23(7):72-92.
被引量:4
2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Ⅰ)[J]
.分析试验室,2004,23(6):71-92.
被引量:1
3
王夏炎.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04,35(7).
被引量:18
4
赵君颖.
延胡索及其伪品薯蓣零余子的鉴别[J]
.光明中医,2008,23(10):1610-1610.
被引量:1
5
刘宏明,张继.
延胡索与其伪品薯蓣零余子和黄独零余子的鉴别[J]
.药物分析杂志,2009,29(5):841-844.
被引量:6
6
刘丽华,李宪洲,张军.
FTIR—OMNI采样器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09(8):56-57.
被引量:1
7
孔德鑫,韦记青,邹蓉,唐辉,蒋运生,黄庶识,漆小雪.
栽培与野生黄花蒿中化学组分的FTIR表征及青蒿素含量比较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29(2):349-354.
被引量:8
8
肖聪,饶伟文,钟名诚.
染色延胡索中金胺O的检测方法研究[J]
.中国药师,2010,13(9):1235-1238.
被引量:16
9
田明,王淼,王红,李宏妍,张楠.
延胡索药学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11,28(1):118-120.
被引量:7
10
林武霖,王如伟,孙柳燕.
延胡索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1,42(2):409-412.
被引量:20
1
蒋生军.
肋软骨炎[J]
.健康生活,2006(2):20-20.
2
魏友霞,石会丽,姚鸿萍,夏木西努尔.肖开提.
前列瘀痛液的质量控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24):2118-2120.
被引量:1
3
凌云志.
延胡索真假辨[J]
.东方药膳,2015,0(9):47-47.
4
秦元生,何维兰.
元胡止痛四论[J]
.实用医技杂志,1995,2(6):501-502.
被引量:2
5
龙再根,向大雄,李焕德,张杰.
克瘾宁胶囊的定性鉴别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02,18(3):70-70.
被引量:1
6
聂友兰.
中药质量关乎祖国医学之弘扬与发展[J]
.中国药业,1997,6(8):15-15.
7
田中太,汪慧丽.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61例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4):52-53.
被引量:1
8
周玲英,吴晓.
薄层扫描测定调经止痛胶囊延胡索乙素含量[J]
.中成药,2000,22(3):194-195.
被引量:8
9
张美,吴延晖,邵广洲.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安胃片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J]
.中成药,2000,22(12):868-869.
被引量:6
10
倪艳,苏强,郝旭亮,李先荣.
欣得康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0):38-39.
中草药
199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