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程硕士教育的理想、现实与抉择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认为目前工程硕士教育存在生源质量不高、课程教学针对性不强、学位论文缺乏特色、社会认可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重新思考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开展实用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保证培养质量,推动工程硕士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
李希亮
机构地区
军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处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6-49,共4页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69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8
1
周其凤.
总结经验 继续努力 把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3.
被引量:30
2
谢发勤,吴向清,田薇.
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2):34-37.
被引量:20
3
黄宝印.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26-30.
被引量:84
4
宁晓钧,刘云清,王黎,曹惠平.
优化课程设置 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工程硕士[J]
.中国冶金教育,2004,9(6):21-23.
被引量:3
5
翟亚军,王战军.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23-27.
被引量:136
6
上官剑.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比较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王国荣,施亚玲,杜娟.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 提升工程硕士教育质量[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3):8-11.
被引量:9
8
杨颉,张卫刚.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问题[J]
.现代大学教育,2001,17(4):59-62.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王殿元,刘泰强,左斌,王子彦.
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3):34-36.
被引量:10
2
张海英,张锦绣.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观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6):67-71.
被引量:19
3
郑惠强,戴兰妹.
工程硕士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12-13.
被引量:8
4
姜尔林,马桂敏,常宗惠,钱伟芳.
工程硕士教育问题调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7-21.
被引量:16
5
朱高峰.
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2):1-9.
被引量:96
6
李茂国,张彦通,张志英.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4):15-19.
被引量:59
7
嵇世山,万荣,白守仁.
实行“产学研”联合,提高工程教育质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4):81-83.
被引量:9
8
杨启亮.
偏失与合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选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5-8.
被引量:23
9
段世杰.
在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5-7.
被引量:9
10
吴启迪.
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1-4.
被引量:58
共引文献
269
1
宋伟.
我国研究生教育投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基于收益率贴现模型(IRR)的实证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5):104-107.
2
葛道凯.
新时代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大学与学科,2020(2):24-31.
被引量:7
3
孟小英,罗燕芬.
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
.西北医学教育,2004(6):484-484.
被引量:9
4
徐慧.
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J]
.今日科苑,2009(7).
被引量:11
5
杨伯军,管啸天,张明路.
工科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3(1):35-38.
6
石中英.
论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7-11.
被引量:59
7
王子成,厉晖.
浅谈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整合与规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2-16.
被引量:3
8
李志文.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
.科技风,2010(18):10-11.
被引量:3
9
杨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4):77-80.
被引量:11
10
周东华,刘夏楠.
“工作过程”培养模式下校媒合作共生路径探赜[J]
.东南传播,2013(7):131-13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8
1
李景元,蒋国平,宋建新,邓艳,王霁.
浅析“双导师制”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落实情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19-23.
被引量:49
2
刘建政,闫海娟.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J]
.求实,2010(S2):267-269.
被引量:9
3
方祯云,吴志伦.
采取可行措施保证质量加速培养工程硕士[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3):14-17.
被引量:10
4
李景武.
烟草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市场营销导刊,2006,0(1):52-53.
被引量:5
5
范继荣.
我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突破2000亿元[J]
.中国经贸导刊,2005(2):16-16.
被引量:2
6
朱高峰.
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2):1-9.
被引量:96
7
杨惠敏,付萍.
以选题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J]
.中国高教研究,2005(4):21-23.
被引量:5
8
张海英.
工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张光斗院士访谈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3):1-4.
被引量:54
9
翟亚军,王战军.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23-27.
被引量:136
10
黄睿.
对我国烟草行业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8X):18-1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李晓,姚二民,毛多斌,王建民.
烟草行业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广西轻工业,2010,26(5):107-108.
2
梁向阳,赵琼.
工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J]
.价值工程,2011,30(2):247-248.
3
郑小涛,周俊.
试论在职工程硕士“卓越计划”的保障体系[J]
.科教导刊,2013(33):54-55.
4
申少华,易平贵,曾坚贤,周智华,谢文林.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
.山东化工,2015,44(22):153-154.
被引量:3
5
刘冬旭,彭拥军.
近二十年来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热点——基于定量与图谱的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4):48-6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陈锡勇,梁天权,王友彬,何奥平.
“双一流”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路径探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8):53-55.
被引量:3
2
曹树坤,张辉,赵东,孙选.
全日制工程硕士多学科融合与企业跟踪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
.科教导刊,2018(7):44-45.
被引量:2
3
申少华,申泽宇,郑柏树,曾坚贤,周虎.
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点建设研究[J]
.山东化工,2019,48(10):192-193.
被引量:1
4
李中仁,刘蛟龙.
新时代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回溯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2012-2022)的可视化分析[J]
.山东工会论坛,2023,29(4):24-35.
5
杨赫然,孙兴伟,董祉序,刘寅.
新工科视域下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
.高教学刊,2024,10(4):72-75.
被引量:1
6
焦明连,卢霞,周立,孙佳龙,谢宏全,董春来,蒋廷臣.
校企协同全流程创新创业测绘工程专硕培养模式的实践[J]
.现代测绘,2018,41(4):60-64.
被引量:2
1
本刊评论员.
塑造新时代的“世界观”[J]
.企业经济,2012,31(8):1-1.
2
雷丽蓉.
当代中学生信仰道德教育的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8):91-92.
被引量:1
3
王青逯.
试论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
.社会科学战线,1997(3):241-245.
被引量:2
4
侯立松.
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J]
.辽宁教育研究,2005(12):56-58.
被引量:62
5
赵岩,冯彩云,杨菁,高元平.
面向教学与需求的高校管理类课程改革研究[J]
.时代教育,2015,0(3):1-1.
被引量:1
6
李峰.
培训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战略及目标规划[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1(12):91-92.
7
耿红卫.
新时期亟待构建和谐语文教育[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06(7):28-29.
8
徐志文,詹伟达,唐雁峰.
工程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2(3):39-40.
被引量:11
9
黄非非.
澳大利亚《国家土著高等教育人力资源战略》探析[J]
.中国民族教育,2014(7):75-77.
10
赵小和.
“会商”能走多远——北大“重点学生”会商制引发质疑[J]
.满分阅读(高中版),2011(6):52-55.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