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道德文化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围绕社会道德状况、个人道德状况以及网络道德状况等,笔者对南京11所高校700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当前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的相关对策。
作者
乔学斌
陈伟
张华
胡广来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哲科系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6-118,共3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道德文化
调研
对策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乔学斌,东南大学哲科系博士生,南京医科大学学生处处长、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96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4
1
樊浩.
“德”—“育”生态论[J]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16-23.
被引量:39
2
张等菊.
生态性道德教育论纲[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5,25(1):31-33.
被引量:9
3
万敏.
学校“德育生态”理念的构建[J]
.湖北社会科学,2004(4):93-94.
被引量:17
4
李韬,文晓红.
关于德育的生态学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0(7):21-23.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樊浩.
“德”—“育”生态论[J]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16-23.
被引量:39
2
陈少华,郑雪.
整体与部分之和——一种整体论的心理学模式[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8):1-4.
被引量:14
3
刘次林.
自我扩展的德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8(3):11-12.
被引量:44
4
王牧华,靳玉乐.
生态主义课程研究范式刍议[J]
.山东教育科研,2002(4):18-21.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67
1
黄焕欣.
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职大学报,2009(2).
被引量:1
2
陈怡,秦霞.
描绘生态意义上的德育愿景——高校研究生德育生态探析[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31-34.
被引量:2
3
韩昊.
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德育管理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2):177-178.
4
孙丽.
论人的生态性特征[J]
.消费导刊,2008,0(4):221-222.
被引量:1
5
严小玲.
构建和谐德育环境,助推学生专业成长——以中职学校电气专业为例[J]
.职业教育,2014,13(4):24-28.
被引量:3
6
甘剑梅.
论中国德育的现代性问题[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12):6-11.
被引量:3
7
钟兴,高慧敏.
潜在课程——生态型道德教育课程的思考[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2(3):46-48.
被引量:1
8
乔学斌.
论道德教育的生态性建构——当代道德教育困境审视和革新路径的新视角[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5):118-123.
被引量:7
9
乔学斌.
论道德教育的生态性建构——当代道德教育困境审视和革新路径的新视角[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88-92.
被引量:8
10
安克杰.
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理论月刊,2006(11):182-185.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1
1
党永强.
论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
.探索,2005(3):123-127.
被引量:11
2
高丽,潘欣颂,孟惠娟,张军.
大学生独处道德、闲暇道德状况与对策[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15(4):10-13.
被引量:3
3
郭事军.
德育生态:学校德育价值的新取向[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3(4):135-137.
被引量:14
4
乔学斌.
论道德教育的生态性建构——当代道德教育困境审视和革新路径的新视角[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5):118-123.
被引量:7
5
付晓容.
新时期关于学校德育的生态性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1):107-108.
被引量:10
6
罗永莉.
低年级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研究[J]
.百色学院学报,2006,19(5):125-129.
被引量:2
7
石慧.
生态德育观与德育生态观之辨[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6):83-84.
被引量:9
8
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143
9
张传民.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原因探析[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3(6):43-45.
被引量:3
10
鲁洁.
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
.教育研究,2000,21(7):3-10.
被引量:320
引证文献
3
1
张华.
道德教育生态的社会学探讨[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82-85.
2
颜素珍,戴媛媛.
论社会角色理论视野下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途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09(22):22-24.
被引量:8
3
何独明.
强化独处道德 提高大学生修养[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9):132-1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蔡娟,颜素珍.
社会角色视角下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优化研究[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2):23-25.
2
顾文兵.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初探[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7(6):64-67.
被引量:1
3
林建玲.
角色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诚信现状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52-154.
被引量:1
4
李飞.
大学生角色期待与行为引导——基于角色扮演的社会学分析[J]
.北京社会科学,2013(4):111-115.
被引量:10
5
田超.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价值与作用[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2):74-77.
被引量:2
6
齐炜,李咪咪,周守东,韩瑞,谌莲莲.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等职业院校二级学院院长角色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38(3):128-134.
被引量:1
7
姜靓翎,彭丹.
新时代加强独处道德建设必要性研究[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2,22(5):45-50.
8
张佳,夏美茹.
离开还是留任:国际教师流动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学报,2022(3):135-151.
被引量:8
9
康雁冰.
立德树人的辅导员博士角色定位与发挥[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5,38(17):32-34.
1
闫华荣,李建红,刘静.
对邢台民办中小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8(4):40-43.
2
袁霞,黄金曦,吴楚莹,吴青茹.
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海外英语,2015(19):30-32.
被引量:1
3
张晓静.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07(10).
被引量:5
4
戴金祥,骆家宽.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4(1):37-39.
被引量:4
5
胡卓生.
甘肃省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5(2):89-94.
被引量:1
6
杨润勇.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中突出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中国农村教育,2008(10):15-17.
7
史广政.
心中有数 眼前有路——就业信息的获取与充分利用[J]
.职业,2005(7):48-49.
被引量:2
8
吴丽芳.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状况分析及建议[J]
.网络财富,2010(20):146-147.
9
宋殿宽.
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是时代的要求[J]
.辽宁教育,1994(4):12-13.
10
闫丽娟.
对在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东方企业文化,2014(12S):76-76.
被引量:2
江苏高教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