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部地区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就集成各种资源,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高等院校人才优势,创新拓宽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内容和机制,探索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企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
王建宇
孔斌
杨勇军
贺海民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科技处
宁夏科技厅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14期301-303,共3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企业
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
分类号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简介
王建宇(1970-),山西人,宁夏大学科技处工作,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徐继开.
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S1):77-79.
被引量:1
2
胡鞍钢.
西部开发新思路就是要认识全球现代发展的新思路[J]
.民族教育研究,2000,11(2):7-9.
被引量:6
3
董晓惠,李晓文.
西部开发战略中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刍议[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2):77-79.
被引量:2
4
叶红.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3):113-114.
被引量:5
5
冯志强.
高等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互动战略研究[J]
.经济师,2007(4):133-134.
被引量:10
6
杨磊,王树进.
企业人才短缺的原因及其对策探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184-186.
被引量:2
7
苗雄飞.
人才培养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30-13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范丽,王瑞先.
从技能人才短缺透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3):20-21.
被引量:5
2
刘兴国,张守全.
模块学分制的构建与实施[J]
.中国培训,2004(10):38-39.
被引量:3
3
曹向前.
国有煤炭企业人才短缺之浅见[J]
.煤炭科技,2005,26(2):9-10.
被引量:2
4
季连海.
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J]
.中国培训,2005(8):42-44.
被引量:2
5
蔡立彬,崔英德,贺乐.
产学研联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
.中国人才,2005(09S):29-29.
被引量:3
6
杜宝春.
企业医院医学人才短缺问题的思考[J]
.大众科技,2005,7(10):151-152.
被引量:1
7
陈丽珍.
石化行业面临技术人才短缺局面[J]
.国际化工信息,2005(8):6-7.
被引量:1
8
葛相校.
人才储备施工企业做好了吗[J]
.施工企业管理,2006(2):43-45.
被引量:1
9
马建宏.
“金蓝领”技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培训,2006(3):31-32.
被引量:1
10
蔡竹良.
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及建设建议[J]
.中国劳动,2006(6):23-2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3
1
董海阳,赵翠莲.
依托高校的智慧人才培养[J]
.内江科技,2021,42(6):105-105.
2
潘嘉敏,杨淑娥.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J]
.科技资讯,2008,6(7):131-132.
被引量:2
3
杨清霞.
对民族高校预科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J]
.民族教育研究,2004,15(6):60-62.
被引量:17
4
董晓惠,李晓文.
西部开发战略中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刍议[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2):77-79.
被引量:2
5
赵恒平,李倩倩.
不可忽视的高校人力资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2):172-174.
被引量:2
6
潘嘉敏,杨淑娥.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3):73-75.
被引量:2
7
杜丹阳.
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J]
.理论观察,2008(3):105-106.
8
王艳秋,周立雪,金万祥.
关于建立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
.科学咨询,2009(21):82-83.
被引量:2
9
余为,李志.
基于学科优势的高校核心竞争力建设[J]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0):19-20.
被引量:2
10
谭丹.
论高等学校与企业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J]
.大学教育科学,2010(3):51-54.
被引量:12
1
马东旭,李秋月,张维启.
山西高校与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长效机制研究[J]
.山西科技,2016,31(3):19-21.
被引量:1
2
胡灵.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探讨[J]
.中国科技博览,2014(8):357-357.
3
高峰.
高校同企业界的人才与技术交流在德国[J]
.人事与人才,1995(3):38-38.
4
赛龙.
高校与企业高度合作的结晶──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7,10(4):16-16.
5
吴晓研.
论高校与企业的知识合作机制[J]
.管理观察,2007(10):59-60.
6
职场[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11):109-109.
7
邓存瑞.
德国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向企业界转化的措施及借鉴[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4(4):13-15.
8
龙三平.
基于区域人才优势的高校与企业人才联动机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9):25-28.
被引量:1
9
李淑,赖明勇.
关于国外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研究的文献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12):230-232.
被引量:1
10
曾艳.
聚天下英才 建网安强国[J]
.中国教育网络,2016(8):1-1.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