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析清前期的养济院制度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养济院制度是清代社会救济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王朝从前代继承了这一制度并有所发展。它的救助对象以失去劳动能力且没有家庭赡养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为主,同时还包括传染病人和老年军流犯人。官办是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从筹措救济经费、决定全国各地的救助名额和救济标准,到主持日常管理,都完全由政府负责。在具体实践中,官办的优势与弊端表现明显:一方面,养济院从空间上覆盖了全国各地,建立了完整的社会救济网络;另一方面,制度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财政和吏治状况。由于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其社会救济功能日趋衰退。
作者 刘宗志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4-147,共4页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作者简介 刘宗志(1974-),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清代社会救济史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周荣.明清养济事业若干问题探析——以两湖地区为中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3):321-327. 被引量:6
  • 2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 3郑大进.正定府志[M].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 4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 5清会典事例·卷二六九:户部·蠲恤[M].北京:中华书局,1991.
  • 6清会典事例·卷六十七:兵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 7允录,等.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 8陈寿祺,等.福建通志[M].同治七年刻本.
  • 9刘统勋.大清律例·卷八:户律·收养孤老[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10谢启昆.广西通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4052.

二级参考文献14

  • 1王兴亚.明代养济院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2(3):49-59. 被引量:16
  • 2吕坤.实政录[M],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M].,..
  • 3.蕲水县志[M].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刻本(影印)[M].,..
  • 4.大清会典事例[M].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刻本[M].,..
  • 5罗田县志.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刻本[M].,..
  • 6.湖广图经志书[M]. 明嘉靖元年(1522)刻本[M].,..
  • 7.永州府志[M].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M].,..
  • 8.续辑均州志[M]. 清光绪十年(1884)刻本[M].,..
  • 9.善化县志[M]. 清光绪三年(1877)刻本[M].,..
  • 10.长沙县志[M]. 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M].,..

共引文献108

同被引文献101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