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旱地全膜春玉米冬小麦一膜两用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周志勇
机构地区
甘肃省秦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8期40-41,共2页
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一膜两用
沟播技术
小麦栽培
冬小麦
春玉米
山旱地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干旱半干旱地区
分类号
S53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周志勇(1967-),男,甘肃秦安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399384884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64
1
吴凌波,高聚林,木兰,任有志.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表层土壤含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3):18-20.
被引量:36
2
杜晓明,徐刚,许端平,赵同科,李发生.
中国北方典型地区农用地膜污染现状调查及其防治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225-227.
被引量:88
3
丛新军,吴科,钱兆国,孙宪印,沙英,王超.
超高产条件下种植密度对泰山21号群体动态、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4,36(4):16-18.
被引量:24
4
蔡庆生,吴兆苏.
小麦籽粒生长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与粒重的关系[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16(1):27-32.
被引量:148
5
郭文善,封超年,严六零,彭永欣,朱新开,宗爱国.
小麦开花后源库关系分析[J]
.作物学报,1995,21(3):334-340.
被引量:132
6
冯浔,杨文华,徐红军.
冬小麦主茎叶数变化及分蘖成穗规律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1995,32(4):143-146.
被引量:4
7
高亚军,李生秀.
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作物减产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7):15-19.
被引量:144
8
党占平.
渭北旱原“一膜两用”立体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2):14-16.
被引量:5
9
孙志洁.
棉田残膜污染调查及其危害[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4):61-62.
被引量:21
10
潘廷慧,张振福,李殿一,周以贤.
亚麻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分配的研究[J]
.中国麻作,1996,18(1):34-36.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4
1
吴兵,高玉红,赵利,陈永军,令鹏,张强,王旺田,牛俊义.
旧膜再利用方式对旱地胡麻干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11):1457-1463.
被引量:26
2
吴兵,高玉红,谢亚萍,王旺田,陈永军,令鹏,牛俊义.
种植密度对一膜两年用胡麻灌浆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3,27(12):1912-1919.
被引量:13
3
贾海滨,吴兵,谢亚萍,张中凯,崔政军,牛俊义.
密度对旧膜再利用后旱地油用亚麻土壤水分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J]
.中国麻业科学,2016,38(3):111-120.
被引量:5
4
吴兵,谢亚萍,高玉红,剡斌,牛俊义,李锦萍.
旧膜处理方式对旱田胡麻土壤温热状况及产量的调控研究[J]
.土壤通报,2016,47(4):889-89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蒋德莉,陈学庚,颜利民,张若宇,王昭宇,王明恩.
农田残膜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0,41(1):179-190.
被引量:30
2
李玥,牛俊义,郭丽琢,高珍妮,孙小花.
AquaCrop模型在西北胡麻生物量及产量模拟中的应用和验证[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1):93-103.
被引量:17
3
吴兵,高玉红,谢亚萍,王旺田,陈永军,令鹏,牛俊义.
种植密度对一膜两年用胡麻灌浆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3,27(12):1912-1919.
被引量:13
4
艾海舰,李志熙,边利军.
地膜再利用对土壤水盐及油葵幼苗生长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2014,34(3):14-18.
被引量:2
5
罗俊杰,欧巧明,叶春雷,王方,王镛臻.
主要胡麻品种抗旱相关指标分析及综合评价[J]
.核农学报,2014,28(11):2115-2125.
被引量:24
6
李玥,牛俊义,吴兵,谢亚萍,剡斌.
基于APSIM的胡麻陇亚杂1号的生育时期模拟模型[J]
.核农学报,2015,29(5):972-979.
被引量:6
7
张永强,张娜,王娜,唐江华,徐文修,李亚杰.
种植密度对夏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5,29(7):1386-1391.
被引量:24
8
崔红艳,方子森.
水氮互作对胡麻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16,36(1):156-164.
被引量:8
9
赵财,柴强,冯福学,殷文,胡发龙,周文斌.
不同灌水水平下一膜两年覆盖间作农田耗水特征及经济效益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6):744-752.
被引量:14
10
贾海滨,吴兵,谢亚萍,张中凯,崔政军,牛俊义.
密度对旧膜再利用后旱地油用亚麻土壤水分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J]
.中国麻业科学,2016,38(3):111-120.
被引量:5
1
周志勇,卢星.
全膜玉米收获后秋播小麦一膜两用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21):15-16.
2
何得平.
高寒阴湿区小麦/玉米一膜两用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1997(3):33-33.
3
肖远鹏,李文才,韩明兰.
积石山县全膜覆土玉米复种冬小麦一膜两用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59-59.
4
周献昱,宋晏平,马国成.
地膜玉米复种冬油菜一膜两用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0,41(6):52-53.
被引量:5
5
李俊庆.
马铃薯半夏花生一膜两用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2):126-127.
6
赵国正.
川水地小麦膜侧沟套种玉米一膜两用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3(9):14-14.
7
魏招迎.
地膜玉米原膜点播冬油菜一膜两用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04,35(2):37-37.
被引量:2
8
白卫卫.
舞阳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会召开[J]
.农业机械,2015,0(6):91-91.
9
西红柿种植面积缩减导致供不应求[J]
.致富天地,2015,0(11):78-78.
10
田为民,苏红.
小麦返青拔节期田间管理技术[J]
.专业户,1997(1):14-14.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