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76-176,共1页
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共引文献25
-
1廖晔.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174-176. 被引量:9
-
2胡艳华.现代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4):194-194.
-
3任卫红,景文娟,方敏.工业设计专业青年教师培养问题探讨[J].包装世界,2009(4):61-62.
-
4刘卷.创意创业发展趋势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175-176. 被引量:15
-
5赵伟.如何提高装潢艺术设计高职毕业生在市场的竞争力[J].文学与艺术,2010(6):233-233.
-
6杨珩.陶艺介入包装设计教学的探索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0(7):54-55. 被引量:1
-
7杨渤.试论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可持续性原则[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4):35-36. 被引量:1
-
8徐文.独立学院建筑装饰专业家具设计课程培养模式思考[J].商情,2011(12):33-33.
-
9张秋梅,戴向东,向正祥.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五点思考[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18(7):60-61. 被引量:1
-
10徐文.建筑装饰专业融合型家具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8):169-170.
同被引文献11
-
1张寒凝,张凌浩.工业设计专业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南大学工业设计教学模式自主创新改革实践[J].创意与设计,2010(5):38-42. 被引量:18
-
2孙湘明,萧沁.对高校设计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J].装饰,2005(9):38-39. 被引量:26
-
3房学军,马铁成,谷秀梅,李长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65-67. 被引量:80
-
4方敏,任卫红,辛成瑶.浅谈工业设计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培养[J].包装世界,2009(2):72-73. 被引量:2
-
5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全力推动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朱焘在工信部“促进工业设计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J].工业设计,2011(1):12-15. 被引量:6
-
6王秀峰.深圳工业设计人才需求调研与技工院校教改建议[J].科技风,2012(4):184-186. 被引量:4
-
7王毅,RichardWilfredYelle.以项目实践为导向的美国工业设计教育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2):100-103. 被引量:44
-
8王燕红.“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路、设计及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4):169-170. 被引量:6
-
9梁军.论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7):261-263. 被引量:2
-
10陈文武.从课程观摩对项目包教学的思考——以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21(7):60-61. 被引量:3
-
1朱岩岳,晏群,汪海波.把好工业设计教学中的七道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117-118. 被引量:3
-
2马彧.浅谈社会需求与工业设计教学[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5,19(4):71-73.
-
3梅云.关于理工类院校创办工业设计专业教学重点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56-56.
-
4张新佳.从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功能堆砌现象”看问题[J].艺海,2009(8):100-101.
-
5王乐琼.现代设计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38-139. 被引量:4
-
6谷彦彬.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5(1):32-35. 被引量:5
-
7汪天雄.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倡导融入传统文化的思考[J].新校园(上旬刊),2015,0(11):174-174.
-
8张琳,张峻霞.工科类工业设计教学的再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5):69-69. 被引量:3
-
9李仕科.论设计色彩在高校教学中的潜力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3,19(3):34-35. 被引量:1
-
10陈书琴.工业设计专业三大构成教学模式探讨[J].艺术教育,2010(6):5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