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抗性品种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从亚洲国家,以及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实践来看,抗性品种是防治作物病虫害,特别是病害的最经济、易行和有效的措施。如80年代上半期,在湖北省白叶枯病疫区,相继推广BG-90-2、929、910(杨稻1号、2号),对白叶枯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仍保存有一定面积。
作者
谷守礼
钱汉良
机构地区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0年第2期6-9,共4页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水稻
品种抗性
研究
分类号
S435.11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6
1
景云飞,张仙红.
昆虫病原真菌玫烟色拟青霉的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9):19-22.
被引量:8
2
张国华.
稻瘿蚊综合治理技术的实施应用[J]
.福建农业科技,2004,35(3):37-38.
被引量:2
3
贝亚维,高春先,陈笑芸,吕要斌,顾秀慧.
黄色诱虫板在温室和露地诱虫谱的比较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04,16(5):340-342.
被引量:23
4
杨士杰,谌校清.
药用野生稻杂交后代对稻纵卷叶螟的抗性试验[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1):34-35.
被引量:4
5
王争文,陈运康,彭国强.
冬闲田深水灌溉放养群鸭控制二化螟越冬基数及其为害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05,25(2):5-6.
被引量:11
6
陶圣如.
病毒农药的发展状况和前景[J]
.浙江化工,1994,25(1):6-9.
被引量:2
7
陈峰,谭玉娟,帅应垣.
广东省野生稻种质资源对褐稻虱的抗性鉴定[J]
.植物保护学报,1989,16(1):12-12.
被引量:6
8
黄水金,刘剑青,秦文婧,张华满,陈琼.
二化螟越冬幼虫在稻株内的分布及其控制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91-93.
被引量:17
9
蒲蛰龙,刘复生,陈其津.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斜纹夜蛾病毒杀虫剂的应用[J]
.长江蔬菜,1990(6):20-21.
被引量:7
10
李宏科.
利用镰刀菌防治农林病虫草害[J]
.世界农业,1996(6):37-3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吕亮,常向前,张舒.
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J]
.环境昆虫学报,2021,43(3):623-632.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袁秋生,黄洪,唐涛.
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效果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21(11):55-58.
被引量:5
2
李青超.
寄生水稻二化螟的优势蜂种筛选及其防控效果[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2(2):41-43.
被引量:1
3
黎贤伟,周华众.
应城市糯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探讨[J]
.湖北植保,2022(1):66-68.
被引量:1
4
赵学平,郑蔚然,孙彩霞,杨桂玲,张志恒,王强.
实施农药减量新途径探讨——以浙江省“一品一策”项目为例[J]
.现代农药,2022,21(3):25-28.
被引量:1
5
张正炜,卫勤,章先飞,陈秀,姜忠涛.
我国稻飞虱化防药剂登记应用情况分析[J]
.世界农药,2022,44(6):8-14.
被引量:7
6
宋强勇,晏姣,曾利红,袁桂平,侯根连,梁贵平,聂春林.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稻中稻瘟灵和噁霉灵残留量[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22,52(3):77-81.
被引量:3
7
何水华,刘伟,王怡,薛文侠,张真雨,杨勇.
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种业,2023(6):25-26.
被引量:1
8
余振怀,巫蔚,肖婕妤,邓秋林,文秋姝,郑滔,陈兴福.
泽泻常见病虫害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23(12):109-112.
9
毛广志.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J]
.农村科学实验,2023(16):73-75.
10
瞿宏杰,张英杰,洪果,张雪莲.
鄂北岗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5):86-89.
被引量:2
1
贺湘君.
水稻抗性品种推产应用[J]
.赣南农技通讯,1989(1):28-28.
2
刘永忠,李华.
栽培技术措施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控制作用[J]
.中国植保导刊,2009,29(8):15-16.
被引量:1
3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
共生菌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2001,28(3):193-197.
被引量:27
4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张志涛.
田间发生与室内驯化的褐飞虱生物型2的特性比较[J]
.中国水稻科学,2002,16(1):89-92.
被引量:3
5
马文清,裴庆利,梁云涛,刘丕庆,赵开军,王春连,林纬,杨培忠,于洁.
聚合抗稻瘟病基因Pi9和抗褐飞虱基因Bph18(t)选育水稻恢复系[J]
.分子植物育种,2014,12(6):1082-1088.
被引量:10
6
李文奇,王军,范方军,朱金燕,王芳权,杨杰,仲维功.
江苏省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原分离与抗性资源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139-142.
被引量:2
7
孙荣科,陈乔,李孝琼,陈英之,韦绍丽,阳海宁,张月雄,李容柏.
分子标记辅助聚合抗褐飞虱基因选育杂交水稻抗性品种初步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6):654-657.
被引量:15
8
刘华林,吕亮,张舒,陈其志,丁振华,董金梅,文佳,牛林.
水稻抗性品种对褐飞虱自然诱发抗性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230-2233.
被引量:3
9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唐健.
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的抗逆性[J]
.应用生态学报,2000,11(5):745-748.
被引量:7
10
董必琴,杨亚军,徐红星,郑许松,K L HEONG,吕仲贤.
室内不接触农药的褐飞虱种群对农药的敏感性和对水稻品种的适应性[J]
.中国水稻科学,2013,27(4):419-424.
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
199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